[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宽电压范围的接触器应用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8882.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燕;卢旺明;吴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限流电阻 本实用新型 三相线路 应用回路 第一端 三相交流接触器 常闭辅助触点 常开触点 宽电压 主触点 常开辅助触点 应用技术领域 常闭触点 两相线路 功耗 串联 保证 交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应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宽电压范围的接触器应用回路,包括三相交流接触器、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包括主触点、线圈、常闭辅助触点和常开辅助触点,所述主触点串联在交流三相线路的A、B、C三相中,所述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三相线路的其中一相线路,线圈的第一端连接三相线路的另两相线路的任意一相线路,所述常开触点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与N线连接,所述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使接触器应用回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仍能保证接触器的安全可靠工作,还可以降低接触器保持功耗,且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宽电压范围的接触器应用回路。
背景技术
接触器广泛地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其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铁芯,并带动接触器触电动作,常闭触电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电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电闭合。交流接触器利用主触点来控制电路,用辅助触点来导通控制回路。主触点一般是常开触点,而辅助触点常有两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通常接触器的控制电压直接加在线圈上,工作电压一般在180V以上才能正常工作,而维持电压一般要在250V以下。然而,在当今的配网中电压波动范围较大,有些电网线路末端用户的电压低于130V,接触器线圈电压过低,使得主触点无法正常吸合;有些线路末端用户的电压高于270V,接触器线圈的维持电压过高,会因电流过大导致线圈被烧毁。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接触器均不能正常工作。
专利200510029373.2提出了一种“接触器宽电压节能控制器”,可以在较宽电压范围内,保证接触器可靠工作,但是其回路设计过于复杂,且成本较高,在实际的配网线路中不便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宽电压范围的接触器应用回路,该回路不仅能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保证接触器的安全可靠工作,还可以降低接触器保持功耗,且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宽电压范围的接触器应用回路,包括三相交流接触器、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包括主触点K1、线圈K1、常闭辅助触点K1C和常开辅助触点K1O,所述主触点K1串联在交流三相线路的A相、B相、C相中,所述常闭辅助触点K1C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三相线路的其中一相线路,线圈K1的第一端连接三相线路的另两相线路的任意一相线路,所述常开触点K1O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与N线连接,所述常闭触点K1C的第二端、所述常开触点K1O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线圈K1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包括常闭触点K2、线圈K2,线圈K1的第一端与与所述常闭触点K2的第一端连接,常闭触点K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于交流三相线路进线端的任意两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开关,所述线圈K2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的一极相连,所述线圈K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关与直流电源的另一极相连。
优选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均采用金属绕线电阻,且第二限流电阻的阻值大于第一限流电阻的阻值。
优选地,开关为可控开关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接触器的线圈启动工作电压成为线电压,使得在较低的线路相电压时,线圈可以以线电压启动工作,接触器的保持电压为相电压,且限流电阻可以使保持电压进一步降低,使得在较高的线路电压时,仍然可以保持安全可靠的工作,不会烧毁线圈;因此接触器的应用电压范围变宽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8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