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注拉吹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04328.5 | 申请日: | 2017-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3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潘仲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力明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B29C4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伟添;秦维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模 第一模 转盘 进胶口 注塑腔 吹塑 后模 前模 注塑 本实用新型 拉吹模具 转换装置 进气孔 注塑机 吹塑工艺 对称分布 功能集成 经济实用 中心旋转 转盘中心 合模时 可开合 模具 应用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注拉吹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及进胶口,进胶口设于前模上,前模内设有注塑腔及可开合的吹塑腔,注塑腔与进胶口相连通,后模上设有进气孔,后模上设有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转盘、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与转盘固定连接,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均垂直于转盘且位于转盘同一侧,转盘可绕其中心旋转,第一模芯与第二模芯对称分布于转盘中心的两侧,第一模芯的位置与注塑腔对应,第二模芯的位置与吹塑腔相对应,合模时进气孔通过第二模芯或第一模芯与吹塑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模具可在普通注塑机上完成注塑、吹塑工艺,具有功能集成,结构紧凑,经济实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注拉吹模具。
背景技术
注拉吹工艺是塑料中空成型的一种形式,是将注射机注射的熔融塑料注入注塑模具,通过急剧冷却而成型出透明的有底型坯,然后在另一工位将型坯内外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将有底型坯延伸一定的比例,再充入压缩空气,获得所需的中空制品,注拉吹中空成型制品具有壁厚均匀、尺寸稳定性好、重量轻、强度大等优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近年来,一步法注拉吹工艺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该工艺是指在一台设备内完成注、拉、吹工序的工艺,一步法注拉吹工艺设备主要包括注拉吹塑料中空成型机及注拉吹模具,在医药、化工、塑料包装等行业被广泛使用。
但是,现有的一步法注拉吹工艺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一步法注拉吹工艺的设备多为三工位或四工位,其工位多,所需模具数量较多、体积较大,结构设计较复杂,制造及维护周期较长,模具开发成本较高,且需要在配套的注拉吹中空成型机上才能使用,而市面上的注拉吹中空成型机设备价格普遍较昂贵,并且在生产制品过程中步骤较复杂,从而导致生产及维护成本过高;
(2)相邻工位之间的转换,需要对有底型坯进行二次加热,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注拉吹模具,利用该模具可在普通注塑机上完成注塑、吹塑工艺,功能集成,结构紧凑,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注拉吹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及进胶口,所述进胶口设于所述前模上,所述前模内设有注塑腔及可开合的吹塑腔,所述注塑腔与所述进胶口相连通,所述后模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后模上设有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转盘、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及所述第二模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芯及所述第二模芯均垂直于所述转盘且位于所述转盘同一侧,所述转盘可绕其中心旋转,所述第一模芯与所述第二模芯对称分布于所述转盘中心的两侧,所述第一模芯的位置与所述注塑腔对应,所述第二模芯的位置与所述吹塑腔相对应,合模时所述进气孔通过所述第二模芯或第一模芯与所述吹塑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上均开设有通气槽位,所述通气槽位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内设有储油槽,所述前模上固定设有第一油缸,所述吹塑腔包括第一吹塑腔体及第二吹塑腔体,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吹塑腔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上固定设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上设有齿条及齿轮,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齿条相连接,所述齿条及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中心与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油缸驱动所述转盘绕其中心实现180°旋转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上固定设有辅助齿条,所述辅助齿条与所述齿条平行设置于所述齿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固定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定位销及平键,所述平键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到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平键与所述齿轮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力明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未经广东百力明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4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附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缸辅助成型的中空吹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