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0842.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荟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22 | 分类号: | E05B67/22;E05B67/38;E05B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唐维铁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热像仪 自行车锁 防盗报警器 感应车辆 定位器 锁座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 插杆 胶层 膜片 套扣 脉冲热成像 前端外表面 上端外表面 定位跟踪 感应检测 工作状况 警示 遗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包括锁座、红外热像仪、插杆、套扣、胶层、防盗报警器与定位器,所述红外热像仪与锁座之间设有膜片,且红外热像仪通过膜片固定安装在锁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防盗报警器固定安装在套扣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定位器通过胶层与插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设有红外热像仪、防盗报警器和定位器,能够通过脉冲热成像原理感应检测出车辆的损坏情况,并且能够在有人偷盗自行车时发出警示,还能够对自行车的位置进行定位跟踪,避免自行车在遗失后无法被找回,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
背景技术
自行车锁起到防止自行车被盗的作用,自行车锁是由锁头、内锁座和插杆等构成,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都希望能拥有一把安全系数高的自行车锁,因此,对自行车锁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的自行车锁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不能感应检测出车辆的损坏情况,无法保证车手在骑行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其次,不能在有人偷盗自行车时发出警示,无法保障车手的财产安全,最后,不能对自行车的位置进行定位跟踪,自行车在遗失后无法被找回,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包括锁座、红外热像仪、螺栓、插杆、防盗报警器与定位器,所述红外热像仪与锁座之间设有膜片,且红外热像仪通过膜片固定安装在锁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锁座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芯,且锁座的另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卡槽,所述锁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钥匙孔,所述锁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销孔,所述红外热像仪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红外热像仪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插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头,且插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销头,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套扣与胶层,且胶层固定安装在套扣的一侧,所述防盗报警器固定安装在套扣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定位器通过胶层与插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热像仪的内部设有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的外表面涂有防锈层,所述螺栓固定安装在红外热像仪的一侧,且螺栓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锁销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且锁销孔的深度比锁座的宽度小。
优选的,所述插杆通过连接头与卡槽活动连接,且卡槽的中部内表面设有转轴,所述插杆的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锁销头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卡槽,且固定卡槽与锁销头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卡槽通过弹簧与锁销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盗报警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警铃,且防盗报警器的内部设有电池,所述防盗报警器与套扣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红外热像仪,能够通过脉冲热成像原理感应检测出车辆的损坏情况,保证了车手在骑行时的生命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盗报警器,能够在有人偷盗自行车时发出警示,避免自行车在停放时被人偷走。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器,能够对自行车的位置进行定位跟踪,避免自行车在遗失后无法被找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感应车辆损坏情况的自行车锁的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0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