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梁合龙段混凝土的水冷却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942.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旦光;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龙 混凝土 水冷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合龙段混凝土的水冷却施工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在横隔板中布置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沿边腹板、中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布置,连接为一个通路;在合龙段内部和表面混凝土中、水管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通水冷却,当合龙段温度峰值过后,内部混凝土温度与表面混凝土温度之差为20℃~22℃时停止通水。本方法通过冷却水管,降低合龙段横隔板、腹板和上下翼板等的温差,防止产生裂纹,提高施工质量,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箱梁合龙段混凝土的水冷却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在水化热温度场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混凝土的温度作用是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第3.0.4条提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混凝土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注体的内外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
虽然悬臂法施工的箱型桥梁的合龙段混凝土的最小几何尺寸小于1m,尚未达到大体积混凝土的规定,但是,混凝土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导致合龙段横隔板和上翼板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桥梁的耐久性。为了减少及消除合龙段混凝土的开裂,应当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能有效控制合龙段的温度应力施工方法,以减少合龙段混凝土的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箱梁合龙段施工时的裂纹控制问题,提供一种箱梁合龙段混凝土的水冷却施工装置。
该装置包括人孔、中腹板、边腹板、横隔板、合龙段上翼板、合龙段下翼板、冷却水管、入水口、出水口、内部混凝土温度传感器、表面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出水口温度传感器;冷却水管沿中腹板、边腹板、合龙段上翼板和合龙段下翼板布置,冷却水管为一个通路;在合龙段混凝土内部设置内部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在合龙段表面设置表面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在冷却水管的入水口处设置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在冷却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出水口温度传感器。
其中,冷却水管为钢管,直径为φ30-φ50mm。
内部混凝土温度传感器、表面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和出水口温度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均不大于10min/次。
人孔上方横隔板的人孔上沿和合龙段上翼板之间的中点布置冷却水管;中腹板两侧的横隔板中布置冷却水管;在边腹板中及边腹板与横隔板交接处布置冷却水管;在合龙段上翼板与合龙段下翼板中布置冷却水管。
采用该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跨中横隔板中布置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沿中腹板、边腹板、合龙段上翼板和合龙段下翼板布置,并连接为一个通路;
S2:在合龙段内部和表面混凝土、冷却水管入水口和冷却水管出水口中分别安装内部混凝土温度传感器、表面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和出水口温度传感器;
S3:在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通水冷却,通水流量不小于1L/s,且冷却水管的出水口与入水口定期进行交换;
S4:当合龙段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峰值过后,内部混凝土温度与表面混凝土温度之差为20℃~22℃时停止通水。
S2中温度传感器至少4个:中腹板两侧冷却水管的中点的内部混凝土温度传感器、上翼板上表面和冷却水管的中点的表面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入水口与出水口的温度传感器。
S3中,冷却水可直接取河水;当入水口与出水口水温温差达到5℃时交换入水口与出水口,或通水不大于1小时定时进行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