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工程人行道路面用垃圾自动化回收处理环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6121.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立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垃圾 收集机构 吸叶 本实用新型 人行道路面 环保设备 回收处理 人行道路 市政工程 弯腰 自动化 回收 安全隐患 处理工艺 大小不一 后端侧壁 机构安装 机构对称 垃圾清扫 身体不适 垃圾袋 装袋 清扫 装满 草地 铲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人行道路面用垃圾自动化回收处理环保设备,包括底板、两个扫叶机构、吸叶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的两个扫叶机构对称安装在底板的中部,吸叶机构安装在底板的后端,收集机构安装在底板的后端侧壁上,两个扫叶机构、吸叶机构和收集机构相配合使用完成人行道路面上回收垃圾的处理工艺。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对人行道路的清扫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借助工具将路面及草地内的垃圾清扫后对垃圾进行回收,过程繁琐复杂,人员需要弯腰借助工具将路面上垃圾铲除,长期弯腰导致身体不适引发安全隐患,工作人员不易打开垃圾袋,因垃圾的体积大小不一,装袋时不容易全部装满,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环垃圾回收处理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人行道路面用垃圾自动化回收处理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人行道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人行道是市政工程道路里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行道给人们提供了便利,但每天都会有垃圾留在人行道上,垃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传播疾病、污染土壤和水体,因此,环卫工人需要每天对路面进行清理,但清理路面过程复杂繁琐,如何清理人行道路面成为市政工程环卫一大难题,如今人们都是将路面及草地内的垃圾清扫到一起再借助工具对垃圾进行回收,过程繁琐复杂,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工具弯腰进行清扫,长期弯腰导致身体不适引发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只能在一定区域内将垃圾集中清扫到一处,之后,再对下一处区域进行集中清扫,全部清扫完毕后再对各区域内的垃圾进行回收,过程繁琐,在回收过程中,可能因外界原因使得原本集中在一起的垃圾散开了,工作人员需要重新进行清扫,消耗时间长,在对草丛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垃圾逐渐捡起,效率低下,清扫完毕后,工作人员将工具随意摆放,缩短了工具寿命,由于带着清洁手套工作人员打开垃圾袋的效率不高,所耗时间长、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人行道路面用垃圾自动化回收处理环保设备,可以解决现有对人行道路的清扫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借助工具将路面及草地内的垃圾清扫后对垃圾进行回收,过程繁琐复杂,工作人员需要弯腰借助工具将路面上垃圾铲除,长期弯腰导致身体不适引发安全隐患,同时不容易全部铲光,由于带着清洁手套,工作人员不容易打开垃圾袋,由于垃圾的体积大小不一,装袋时不容易全部装满,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难题,可以实现人行道路面上回收垃圾的处理功能,无需人工弯腰清除,确保了人员安全,自动化回收,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寿命,提高了打开垃圾袋的效率,自动化绞碎垃圾,增大了垃圾袋的利用率,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人行道路面用垃圾自动化回收处理环保设备,包括底板、两个扫叶机构、吸叶机构和收集机构,两个扫叶机构对垃圾进行集中清扫,吸叶机构吸除垃圾到收集机构中,收集机构将垃圾进行装袋,所述的两个扫叶机构对称安装在底板的中部,吸叶机构安装在底板的后端,收集机构安装在底板的后端侧壁上,两个扫叶机构、吸叶机构和收集机构相配合使用完成人行道路面上回收垃圾的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立,未经庄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6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清洁工具
- 下一篇:一种道路清洁用清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