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泳池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4790.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焦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4/16 | 分类号: | E04H4/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部分壳体 下部分壳体 浮板 过滤器 自吸泵 游泳池 本实用新型 清洗装置 通孔 超声波发生器 出口管道 从上至下 清洗效率 人工操作 同一直线 下部外壁 有效解决 自动清洗 控制器 出口端 进口端 进水管 进水口 上平面 下平面 管孔 壳体 连通 清洗 漂浮 伸出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池清洗装置,有效解决对游泳池的清洗问题,壳体由上部分壳体和下部分壳体两部分构成,上部分壳体向上装在浮板中心的上平面上,下部分壳体向下装在浮板中心的下平面上,上部分壳体和下部分壳体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上部分壳体与下部分壳体经浮板中心的通孔相连通,构成漂浮结构,上部分壳体、浮板中心的通孔和下部分壳体构成的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过滤器、自吸泵、控制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过滤器的进口端与自吸泵的出口端相连通,过滤器的出口端经出口管道伸出浮板内的管孔,自吸泵的两个进水口上装有置于下部外壁上的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自动清洗,清洗效率高,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特别是一种游泳池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游泳池作为公共场所,容易产生污垢。为了保持泳池的卫生,常常需要消毒和清洗。消毒所用的一般是含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泳池中还有部分难除的污垢附在池底,若要清洗则需要排空池水,人工洗刷,工作强度大,耗时耗力。
现虽有CN 106337576的喷嘴喷出高压水冲洗装置,但需对泳池进行改造,增加成本;耗水量大;需排空泳池水。
还有CN 104594669的机械刷子刷洗,但需大量水进行冲洗,耗水;而且也需排空泳池水,使用很不方便。
也就是说,现有设备明显存在:1、人工洗刷和现有的机械洗刷均需排空泳池水,还需要大量水冲洗,浪费水资源;2、机械或人工洗刷对一些顽固污垢没有很好的效果;3、机械需要人工操作,不能实现自动化。
超声波清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出的新技术,实践证明超声波清洗效果好,效率高。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超声波的清洗作用主要是由超声空化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高速微射流冲击作用引起的。另外超声波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效力,当高强度的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引起空穴现象,并形成微小气泡核,这些气泡核在崩溃的瞬间产生高温高压,从而使液体中某些微生物致死、失活等。但至今未见有将超声波应用到游泳池的清洗中的公开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游泳池清洗装置,可有效解决对游泳池的清洗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浮板、控制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壳体由上部分壳体和下部分壳体两部分构成,上部分壳体向上装在浮板中心的上平面上,下部分壳体向下装在浮板中心的下平面上,上部分壳体和下部分壳体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上部分壳体与下部分壳体经浮板中心的通孔相连通,构成漂浮结构,上部分壳体、浮板中心的通孔和下部分壳体构成的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过滤器、自吸泵、控制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过滤器的进口端与自吸泵的出口端相连通,过滤器的出口端经出口管道伸出浮板内的管孔,自吸泵的两个进水口上装有置于下部外壁上的进水管,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发生器、自吸泵及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排空游泳池内的水即可进行杀菌、清洗,实现自动清洗,清洗效率高,无需人工操作,对游泳池的清洗效果好,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4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