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气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3699.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萍平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单元 沼气发酵装置 高温水蒸气 在线添加 加药孔 搅拌部 搅拌管 发酵 测温传感器 能源利用率 分解 发酵效果 搅拌支架 进气单元 发酵物 环保性 搅拌爪 可控性 轴驱动 产率 感温 射入 沼气 监测 覆盖 | ||
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其内分解单元中的分解轴驱动搅拌支架、搅拌部、搅拌爪在分解单元内对被发酵物进行破坏、粉碎,搅拌部包括横搅拌管与竖搅拌管,支加药孔、部加药孔在线添加发酵药物,进气单元射入高温水蒸气,测温传感器经感温仓对分解单元内的温度进行监测。本设计不仅分解速度较快,沼气产率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环保性较强,而且可控性较强,高温水蒸气的覆盖效果较好,能在线添加发酵药物,安全性较强,发酵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发酵设施,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具体适用于增快分解速度,提高沼气产率。
背景技术
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稻壳麦壳豆壳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条件下,通过各种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气体的过程,此即为沼气。由于其原料大部分来之于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的秸秆,以及小麦、稻谷、花生、瓜子、豆类的外壳,故被视之为一种环保性很强的废物利用方式。
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4001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2月1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沼气发酵装置,该装置在发酵池上增加一个热焖密封仓,利用太阳能对密封舱内的秸秆加热热焖,利用长期保持的高温破坏植物秸秆的木质细胞结构,以加速秸秆的分解,发酵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发酵剂。虽然该设计能够降低发酵剂的使用,但其只依赖热焖的方式来破坏植物秸秆,而不提前对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导致分解速度很慢,生产率较低。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解速度较慢、沼气产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分解速度较快、沼气产率较高的沼气发酵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包括分解单元与发酵单元,所述分解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分解器,分解单元的底部与发酵单元的进料口相通,发酵单元的出气口与沼气膜相通;
所述分解器的中部贯穿而过有分解轴,分解轴的顶、底端分别穿经分解单元的顶、底壁而过,所述分解单元的左侧壁上开设的侧壁通道内设置有进气单元,进气单元的外端与蒸汽室相通,所述分解单元的顶壁、右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有一个感温仓,该感温仓的外壁位于分解单元的内部,感温仓的内部设置有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与信号发射器、电源位于同一个电路回路中,信号发射器与主控室进行信号连接,所述分解单元的底部上近分解单元的右侧壁的部位设置有出料口以与发酵单元顶部左端设置的进料口相通,发酵单元顶部右端设置有出气口,发酵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层;
所述测温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绝缘板与横蜡条,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信号发射器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的左壁后与输入导电片背面的中部电路连接,输入导电片的正面与输出导电片的正面呈左右正对设置,输出导电片背面的中部与输出电源线的一端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的右壁后与电源电路连接,输入导电片正面的下部通过绝缘板与输出导电片正面的下部相连接,绝缘板的底部通过横蜡条与金属外壳的左右壁相连接,输入导电片的背面设置有输入磁铁以与输出导电片背面设置的输出磁铁磁性相吸。
所述绝缘板包括绝缘凸起与绝缘底板,所述绝缘凸起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输入导电片正面、输出导电片正面相接触,绝缘凸起的底部经绝缘底板后与横蜡条的上侧面相连接,横蜡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金属外壳的左、右壁相连接。
所述输入磁铁的数量为两块,分别位于输入电源线的上下两侧;所述输出磁铁的数量为两块,分别位于输出电源线的上下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萍平,未经杨萍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3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无害废弃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秸秆的环保型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