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催化剂搅拌釜上的手操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9768.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刘刚;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催化剂 搅拌 手操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配制催化剂的容器,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催化剂搅拌釜上的手操箱。
背景技术
催化剂是催化工艺的灵魂,它决定着催化工艺的水平及创新程度。工业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也和物理性质有关。催化剂的物理特性,如形状、颗粒大小、物相、比重、比表面积、孔结构和机械强度等,都会影响它对某一特定反应的催化性能,影响到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行为。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机械强度下降,造成催化剂的破碎及粉化,就会使催化剂床层的压力降大大增加,催化剂的效能显著下降。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既与组成物质的性质有关,也与制备方法有关。
一般的天然矿物或工业化学品不能直接用作催化剂,须经过化学或物理加工,得到规定组成、结构、形状要求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很多,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尽管原料用量完全一样,但所制得的催化剂性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制造方法,并严格控制。
目前工业生产中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要先将催化剂用催化剂配制釜活化处理后加入到反应釜中用于下一步反应。催化剂配制釜,主体是一种容器,容器内有搅拌桨和切割叶片,当催化剂投入容器内之后,叶片快速旋转,可将催化剂粉碎,然后再从配制釜中直接进入反应釜进行下一步反应。在化工产业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遇水或者空气(氧气)会产生大量热量或大量气体、甚至发生爆炸的催化剂,而该类催化剂一般在使用前需先活化处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加氮气保护的搅拌釜内进行活化。但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催化剂添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空气接触,使得部分催化剂强烈反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催化剂添加到釜内后的情况不可视,无法观察实时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下问题:1、在往催化剂制备釜中添加催化剂的过程中,催化剂不能隔绝空气,催化剂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2、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制备釜内之后的动态不可视,对催化剂制备过程无法实时监控。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催化剂搅拌釜上的手操箱,用于改善目前催化剂配制设备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整体尺寸为990×φ420圆柱体的手操箱,包括视镜组、手操孔组、入口、氮气管、排气管、压力表、出料口,所述视镜组和手操孔组共同位于手操箱的操作面,其中视镜组位于操作面的上部,手操孔组位于操作面的下部,所述视镜组包括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所述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中心的连线与手操箱中心轴平行,所述手操孔组包括第一手操孔和第二手操孔,所述第一手操孔和第二手操孔中心的连线与手操箱中心轴角度范围在15°到20°,所述入口设在操作面相连的手操箱的左侧面,所述入口的中心与手操箱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手操箱的顶面靠近第一视镜处设有氮气管,所述氮气管同一平面的右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右侧设有压力表,所述手操箱的底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排气管位于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操作面为人工操控催化剂的配制时所面对的手操箱的面。
优选地,所述手操箱出料口与催化剂搅拌釜的进料口通过法兰相连。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搅拌釜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桨从中央探入搅拌釜内,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桨相连位于搅拌釜顶部外;所述搅拌电机的左侧设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的左侧设有氮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尺寸相同,均为DN125。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操孔和第二手操孔的尺寸相同,均为DN150,且第一手操孔与第一视镜的距离小于第二手操孔与第二视镜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手操孔上设有操作门和把手,可关闭或朝一侧打开。
优选地,所述压力表的压力测试装置设置在手操箱内壁,压力表上设有阀门开关。
优选地,所述手操箱的入口尺寸为DN220。
优选地,所述手操箱上氮气管的尺寸为DN25。
优选地,所述手操箱上排气管的尺寸为DN8。
与传统的催化剂配置釜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9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建工程现场作业大屏幕展示的手持终端
- 下一篇:一种小型生产用数字监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