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地面显示仪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9266.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臧伟;李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艾控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杨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控制器 仪表壳体 信号输出端 仪表壳 温度压力传感器 显示仪表装置 温度检测仪 天线结构 体内 检测管 一体化 压力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单独使用 温度检测 显示装置 信号传输 井场 透窗 采集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地面显示仪表装置,包括仪表壳体,仪表壳体的上方固定有引线壳,引线壳的一端安装有天线结构,在仪表壳体的下方固定有检测管,检测管内安装有温度压力传感器,仪表壳体内设置有处理控制器,温度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连接;以及处于仪表壳体外的压力温度检测仪,压力温度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引线壳的另一端引入仪表壳体内并与处理控制器形成连接;处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上述的天线结构进行信号传输,在仪表壳体内处于透窗内设置有与处理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本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单独使用压力温度检测仪、压力温度传感器或者将二者结合使用,实现采集一体化,极大地方便及简化井场的安装及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地面显示仪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实时地采集监测油气井井下地层的压力(井底流压)和温度数据,同时也要采集井口套管压力(套压)和温度数据,并根据井底流压以及套压计算出动液面、泵沉没度等重要的井况数据,以便做出开采制度的及时调整。
传统的采集井底流压和井口套压的仪表是两个独立安装的仪表,无论是人工读取数据,还是通过上位机轮询两个仪表,都无法实现井底流压和井口套压的同步数据采集。因此动液面、泵沉没度等数据并不是根据同一采集时间点的井底流压和井口套压计算得出的,这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当这两个值由于某些井况产生快速变化时,由于非同步采集可能会导致无法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设计,可以极大地方便及简化井场的安装及降低成本的地面显示仪表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化地面显示仪表装置,包括圆筒形的仪表壳体,仪表壳体的左端、右端与壳体内部形成贯通,在仪表壳体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对仪表壳体左端部形成封盖的左端盖,仪表壳体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对仪表壳体右端部形成封盖的右端盖,左端盖中开设有透窗,透窗中安装有透光屏,仪表壳体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仪表壳体内部形成连通的引线壳,引线壳的一端安装有天线结构,在仪表壳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与仪表壳体内形成连通的检测管,检测管内安装有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仪表壳体内设置有处理控制器,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连接;
以及处于仪表壳体外的压力温度检测仪,压力温度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引线壳的另一端引入仪表壳体内并与处理控制器形成连接;所述处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上述的天线结构进行信号传输,在仪表壳体内处于透窗内设置有与处理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所述引线壳与仪表壳体的尺寸小于仪表壳体的尺寸,引线壳与仪表壳体之间形成交叉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结构包括防水盖、密封垫、天线连接头、天线;防水盖内部具有通孔,外壁形成螺纹段和与仪表壳体外壁贴合的锁止段;密封垫的内部具有通孔,外部呈碗状;
天线连接头包括连接螺杆、连接座,连接螺杆上固定有内止位螺母,连接座与天线固定连接,连接螺杆与连接座螺纹配合,连接座上固定有外止位螺母;
在引线壳上开设有与防水盖螺纹段螺纹配合的安装螺纹孔,密封垫置于防水盖通孔中,连接螺杆处于密封垫的通孔中;密封垫的外壁与防水盖通孔内壁接触形成密封,密封垫的内壁与连接座接触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装置的装拆,所述检测管外壁设置有螺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单独使用压力温度检测仪、压力温度传感器,还是将二者一并结合使用。通过井底流压及井口套压采集的一体化设计,可以极大地方便及简化井场的安装及降低成本;更丰富的同步数据采集及本地运算可以更为方便地帮助油气开采用户及时掌握井下及地面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所采集的压力、温度信息及时找出相关的原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艾控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艾控智能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9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