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供水施救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8121.3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成;王统海;曹广海;孟令义;季现亮;姚国运;潘秋祥;杨波;王全勇;李晶源;孔冲;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支管路 分流板 截流管 供水主管路 过水缝隙 减压装置 出水孔 截流板 截流孔 节流 连通 本实用新型 节流部件 内壁密封 使用寿命 水流通过 位置部件 一端设置 煤矿 供水 接合 出水端 内壁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供水施救减压装置,包括高压供水主管路和供水支管路,高压供水支管路与高压供水主管路连通,供水支管路中设置有与供水支管路内壁密封接合的截流板,截流板的上设置有截流孔,截流管的一端与截流孔连通,截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与供水支管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水缝隙,截流管的靠近分流板的一端周面上设置有出水孔,水流通过出水孔流出并经过过水缝隙后进入供水支管路的出水端。通过多次节流,从而降低每次节流时各位置部件承受的压力,避免部件在高压下被破坏,延长节流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供水救援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矿供水施救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应急救援系统建设完善的重视,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投入逐步加大,系统建设逐渐规范。供水施救系统是关系矿井灾难性事故发生时保障矿工生命的底线之一,强化煤矿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采取有效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水质、水压、水量等基本参数满足受灾人员生存基本需求,是煤矿企业完善应急救援和应急保障系统的根本原则。《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察办法》等规定,均结合现场实际,对供水施救系统的完善提出指导性意见。
通过对供水救援系统分析来看,煤矿供水系统的难点在于水压调整。由于各矿井均在原防尘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防尘供水要求水压较高,一般管网压力在1MPa左右,供水施救则要求水压稳定在正常自来水管压力附近,防止出水口压力过大而发生意外事故,尽可能满足人性化要求。
井下防尘水网压力一般保持在1MPa左右,自来水管网末端支管压力一般在0.14MPa左右,需对井下管网降压0.9MPa左右。一般通用降压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自保持调节降压,一种为固定节流降压。
1. 自保持调节降压。即通过调节进口压力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入口压力+出口压力=弹簧力,通过控制减压阀内截流口的开度大小来控制出口处的压力,开度越小,液体通过截流口的液阻越小,压力损失越小,出口压力越大,反之则出口压力越小。这种降压方式具有压力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元器件精密度高、造价昂贵,对水质要求也较高,适用于压力变化幅度较大、水质要求较高的场所。
2. 固定节流降压。即通过固定的截流口减少流量,达到降低水压的目的。这种降压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耐用等特点,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节流降压方式结构相对复杂、需要在水管中增加额外的阀门等部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供水施救减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矿供水施救系统的减压装备结构复杂、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供水施救减压装置,包括高压供水主管路和供水支管路,高压供水支管路与高压供水主管路连通,供水支管路中设置有与供水支管路内壁密封接合的截流板,截流板的上设置有截流孔,截流管的一端与截流孔连通,截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与供水支管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水缝隙,截流管的靠近分流板的一端周面上设置有出水孔,水流通过出水孔流出并经过过水缝隙后进入供水支管路的出水端。
进一步地,供水支管路上还设置有出水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截流板与供水支管路焊接成形。
进一步地,分流板为环形。
进一步地,出水孔的多少、过水缝隙的大小与供水支管路出水端的出水压力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8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防水防火型救生舱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矿井事故搜救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