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带导线夹紧结构的插件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6404.4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超;张志刚;韩光杰;陶莹;史正玉;王春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H01R13/59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导线 夹紧 结构 插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带导线夹紧结构的插件后盖,包括后盖本体、限制块及螺钉;限制块通过螺钉固定于后盖本体上;后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在后盖本体靠近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与后盖本体的内腔连通;在开口槽的底部两侧的后盖本体上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限制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与螺纹孔一一对应。本技术方案通过后盖本体及限制块的结构,实现了插件尾部导线的有效防护,且减轻了插件尾部导线的晃动,降低了端子在插件内的受力,有效防止端子从插件内挣脱出插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插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带导线夹紧结构的插件后盖。
背景技术
汽车插件是汽车线束中的重要零部件,插件尾部的导线防护对汽车线束安全至关重要。汽车线束插件尾部在整车振动等情况影响下,插件尾部的导线极易受到拉力,引起导线从插件内部挣脱,引发各类电气故障。
现有技术的插件尾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插件的尾部无任何的防护,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在插件的尾部增加橡胶帽的简单防护,如图2所示,这样的防护效果较差。因为整车存在各类振动,导线会受到向外的拉力,此拉力最终作用于插件本体,长时间情况下,极易引起导线从插件内挣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带导线夹紧结构的插件后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插件的尾部没有有效防护及导线易从插件内挣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带导线夹紧结构的插件后盖,包括后盖本体、限制块及螺钉;所述限制块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后盖本体上;
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后盖本体靠近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腔连通;
在所述开口槽的底部两侧的所述后盖本体上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
所述限制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凸台;各凸台之间相互平行。
在所述后盖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观察孔。
在每个所述螺纹孔的外侧的所述后盖本体上设置有一个延伸部。
所述限制块包括限制块本体及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长方体结构,在每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一个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所述限制块本体的上下表面均为弧形面,分别为上弧形面和下弧形面;且所述下弧形面的半径大于所述上弧形面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后盖本体及限制块的结构,实现了插件尾部导线的有效防护,且减轻了插件尾部导线的晃动,降低了端子在插件内的受力,有效防止端子从插件内挣脱出插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插件尾部无防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插件尾部设置有橡胶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件后盖分解图;
图4为后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后盖本体结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限制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插件后盖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为插件后盖另一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6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膏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式插件后盖及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