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6337.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柏军;徐翔;郭文涛;赵新泽;秦红玲;赵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5/00 | 分类号: | A01M5/00;A01M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蜂窝 摘除 装置 | ||
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包括笼体和主支撑杆,笼体设置在主支撑杆一端,笼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笼体的开口端上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信号接收模块连接,控制器设置在连接座上,连接座固定设置在笼体一侧且连接座上设有螺纹孔,主支撑杆一端设有螺纹段,笼体与主支撑杆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马蜂窝快速摘除作业,并且摘除过程以及摘除后的马蜂窝处理均能够保证安全,极大的方便了马蜂窝摘除处理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蜂窝摘除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
背景技术
马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马蜂蛰人的事故时有发生,当住宅区附近有马蜂窝的时候,对周围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摘除马蜂窝的时候,也容易发生被马蜂蛰伤的现象,因此一般马蜂窝摘除需要依靠专业人士配备专业的护具,并利用爬梯进行,其作业难度大,并且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能够实现马蜂窝快速摘除作业,并且摘除过程以及摘除后的马蜂窝处理均能够保证安全,极大的方便了马蜂窝摘除处理工作的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包括笼体和主支撑杆,笼体设置在主支撑杆一端,笼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笼体的开口端上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控制器,控制器与信号接收模块连接,控制器设置在连接座上,连接座固定设置在笼体一侧且连接座上设有螺纹孔,主支撑杆一端设有螺纹段,笼体与主支撑杆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相邻两根支杆之间通过螺母螺杆连接,远离笼体一端的支杆上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信号发射模块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为半圆板,第一夹板朝向第二夹板的一面上设有刀刃,第二夹板朝向第一夹板的一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深度大于刀刃水平方向长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连接座上,夹板在靠近连接座的半圆弧侧面一端上设有齿轮座,齿轮座上设有半圆齿轮,半圆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机与主动齿轮均设置在连接座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笼体底部设有药液存储盒,药液存储盒与设置在笼体内的雾化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马蜂窝摘除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笼体可更换,根据马蜂窝大小,选择最适合的笼体,避免笼体过大难以支撑以及笼体过小无法摘除马蜂窝的情况;
(2)主支撑杆长度可调节,实现了不同高度的马蜂窝的摘除作业;
(3)利用刀刃以及凹槽,当夹板闭合时,能够使笼体内形成密闭空间,避免了马蜂从缝隙飞出的情况;
(4)在摘除马蜂窝之后,利用雾化装置以及药液存储盒对笼体内进行药液喷洒,实现马蜂的杀除,便于后续马蜂窝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张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闭合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笼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笼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与电机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6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激光定位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芯屏蔽电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