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1048.7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吉民;左炜晨;张利;胡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梅恒;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管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管总成,其中,包括催化器、第一管路、波纹管、第二管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和第三管路;所述催化器、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波纹管、所述第二管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和第三管路顺次连通;所述催化器的进气口与涡轮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催化器位于车辆的发动机舱内,所述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管总成,能够减小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在发动机舱内部的占用空间,便于将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布置到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车型上,使车辆达到国六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管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排气中颗粒物的数量受到了更加严格的控制。
发动机的污染主要来自4个组成部分:微粒排放物质(PM)、碳氢化合物(HC
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耦合式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布置方式示意图;其中,需要将汽油机颗粒捕集器1’(GPF)与三元催化器2’(TWC)集成布置,占用空间较大,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车型上,发动机舱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耦合式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管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它能够便于安装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车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管总成,其中,包括催化器、第一管路、波纹管、第二管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和第三管路;
所述催化器、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波纹管、所述第二管路、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和第三管路顺次连通;所述催化器的进气口与涡轮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催化器位于车辆的发动机舱内,所述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
如上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氧传感器和第二氧传感器,所述第一氧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催化器靠近所述涡轮的一端,所述第二氧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催化器靠近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取气钢管、第二取气钢管、第一取气软管、第二取气软管和压差传感器;
所述第一取气钢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取气钢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取气软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取气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二取气钢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取气钢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取气软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取气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外周上,所述第一取气钢管、所述第二取气钢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钢管支架的第二端上。
如上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传感器支架,所述压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
如上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催化器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1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电泳漆自动加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