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缠绕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0131.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信;陈涛;钱伟兵;张捷;吴酉;张继刚;张平;全彬超;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亚大塑料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6 | 分类号: | B29C53/66;B29C47/20;B29C59/0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缠绕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缠绕成型模具,一次缠绕成型模具包括固定在挤出机上的挤出模头和压纹轮,挤出模头包括呈环形的主模座和位于主模座中心的芯块,主模座开有一个条形孔和一个圆形孔,条形孔和圆形孔边缘交叉连通,芯块位于圆形孔内且与圆形孔同心设置,所述压纹轮具有两个,挤出模头两侧各设一个,压纹轮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挤出模头为单流道结构,可以将聚丙烯/聚乙烯管体一次性挤出并缠绕在缠绕管芯轴上,减少加工时间和模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管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缠绕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缠绕管成型工艺都是将聚丙烯/聚乙烯管体分步挤出并缠绕在缠绕管芯轴上,首先在缠绕管芯轴外表面挤上一层聚丙烯/聚乙烯底层,然后在这个聚丙烯/聚乙烯底层之上挤上一根螺旋缠绕的聚丙烯/聚乙烯肋管,聚丙烯/聚乙烯底层与聚丙烯/聚乙烯肋管在高温下由于热塑性而融合在一起。主要原因是是模具流道复杂,而且需要分流阀分配底层和肋管包覆材料,成本昂贵。倘若使用两个挤出机,设备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次缠绕成型模具,可以将聚丙烯/聚乙烯管体一次性挤出并缠绕在缠绕管芯轴上,减少加工时间和模具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次缠绕成型模具,包括固定在挤出机上的挤出模头和压纹轮,其特征在于,挤出模头包括呈环形的主模座和位于主模座中心的芯块,主模座开有一个条形孔和一个圆形孔,条形孔和圆形孔边缘交叉连通,芯块位于圆形孔内且与圆形孔同心设置,所述压纹轮具有两个,压纹轮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孔的一端具有倾斜的孔壁一,另一端具有与孔壁一平行的孔壁二,孔壁二外侧还延伸有搭边槽。
进一步的,压纹轮的轮面上设有锯齿状的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芯块的柱面上设有齿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次缠绕成型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1.加工时间少,一字连接部和环形管部同步挤出;
2.加工难度降低;
3.模具费用减少,本来需要两套挤出模具,现在一套就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缠绕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挤出模头的正视图。
图3是挤出模头的剖视图。
图4是缠绕管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出模头;2、压纹轮;3、主模座;4、芯块;5、条形孔;6、圆形孔;7、支撑轴;8、孔壁一;9、孔壁二;10、搭边槽;11、轮廓;12、缠绕管芯轴;13、聚丙烯/聚乙烯管体;14、一字连接部;15、环形管部;16、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缠绕管单流道成型工艺,其步骤如下:
一、启动设备:转动缠绕管芯轴12,一次缠绕成型模具相对缠绕管芯轴12水平横向移动;
二、挤出聚丙烯/聚乙烯管体13:将聚丙烯/聚乙烯管体13挤出并缠绕在缠绕管芯轴12上,如图1所示,聚丙烯/聚乙烯管体13包括一字连接部14和环形管部15,一字连接部14和环形管部15由一个挤出模头1同时挤出;
三、压表面纹理:挤出后,挤出模头1两侧的压纹轮2将一字连接部14的两端紧紧压在一起,并在外表面形成纹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亚大塑料管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海宁亚大塑料管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0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救援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多规格不干胶动态放卷纠偏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