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9903.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洪江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粉尘 收集 功能 刹车片 自动 倒角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包括有导轨,导轨表面间隔分布有可在导轨上表面滑动的若干刹车片托盘,刹车片托盘之间通过滚珠丝杆连接,导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砂轮杆和控制砂轮杆转速和左右伸缩的伺服电机,砂轮杆上穿过一个固定安装在砂轮杆上的砂轮,砂轮靠近导轨的一面边缘设有倒角,导轨靠近砂轮处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可将砂轮对刹车片倒角后的粉尘收集的集尘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不仅可以对刹车片托盘上的刹车片依次进行倒角,且设置的防尘盒不仅可将保证粉尘不会在车间内扩散且可以收集粉尘进行二次利用,既保证了生产车间的整洁又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可在刹车片生产车间中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片倒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都是最关键的安全部件,刹车片的好坏决定了刹车效果,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安全的关键零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刹车片,提升刹车片的生产效率非常重要,现阶段的刹车片倒角工艺非常复杂,刹车片倒角效率不高并且设备复杂,无法满足刹车片快速生产的要求,在刹车片生产车间中急需一种能够使得刹车片快速自动倒角的装置来提升刹车片的生产效率。
专利号CN205703572U公布了一种刹车片自动倒角装置,其包括导轨,导轨上装有可在导轨表面滑动的若干刹车片托盘,刹车片托盘之间通过滚珠丝杠连接,导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砂轮杆和控制砂轮杆转速和左右伸缩的伺服电机,砂轮杆穿过一个固定安装在砂轮杆上的砂轮,砂轮靠近导轨的表面边缘设有倒角,采用这种结构实现对刹车片的自动倒角,但是这种结构存在很多不足,其用来倒角的砂轮暴露于车间环境中,在倒角时产生的粉尘将四散于空气中,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且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包括有导轨,导轨表面间隔分布有可在导轨上表面滑动的若干刹车片托盘,刹车片托盘之间通过滚珠丝杆连接,导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砂轮杆和控制砂轮杆转速和左右伸缩的伺服电机,砂轮杆上穿过一个固定安装在砂轮杆上的砂轮,砂轮靠近导轨的一面边缘设有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靠近砂轮处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将砂轮对刹车片倒角后的粉尘收集的集尘装置。
上述的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尘装置包括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与砂轮水平相对应位置沿周面设有至少四个可更换的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包括一端设置于防尘罩内壁的抽尘机构及连接于抽尘机构另一端的可更换式收集机构。
上述的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尘机构为抽风机,其抽风口设置于集尘盒内部,所述抽风机相对设置抽风口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可更换式收集机构设置于连接端,所述可更换式收集机构包括有与连接端连接的连接支架及与连接支架连接的收集盒。
上述的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盒包括有收集盒本体及卡接于收集盒本体朝向连接支架一端底部的吸附层。
上述的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刹车片自动倒角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层为湿润的海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砂轮附近设置将砂轮罩在内部的透明防尘盒,方便观察的同时又可以使粉尘不扩散,且设置的收集机构可将防尘盒内的粉尘收集起来,既保证了不会对工人造成危害又保证了生产车间的干净,且通过吸附层收集的粉尘可在吸附层晒干后重新将粉尘抖落下来收集在一起进行再次利用,且吸附层也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洪江车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洪江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9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