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居电子烟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6501.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丽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袁艳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腔 底座 电子烟 充电器 电极 卡板 针板 充电 放电口 控制板 家居 本实用新型 充电稳定性 可弹性伸缩 充分接触 弹性卡块 底部连接 外接设备 移动电源 充电口 外侧面 硅胶 卡块 烟盒 穿过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电子烟充电器,包括底座、控制板、针板、烟腔与卡板,底座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充电口与放电口,烟腔设在底座上,针板与烟腔底部连接,针板上设有可弹性伸缩的电极,所述电极穿过烟腔底部,控制板设在底座内,烟腔的侧面设有缺口,卡板设在缺口内,卡板上设有弹性卡块,通过充电器与mini‑USB接口连接,使电子烟直接插入烟盒即可充电,由于硅胶卡块的作用,使电子烟在充电时与电极充分接触,增加充电稳定性,另外由于底座还设有放电口,因此还可当作移动电源为外接设备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指一种家居电子烟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烟的不断发展,功能不但可以满足有抽烟习惯的人士需求,同时可以降低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吸烟者身体的影响,因而被吸烟人士广泛使用。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电子烟可以通过专用的电子烟充电器来进行充电,而使电子烟能够反复使用。目前,电子烟插入充电器后,电极在外力碰撞下会被压缩会产生反弹力将电子烟与电极分离,产生接触不良而导致充电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充电功能,能稳定充电的家居电子烟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居电子烟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所述的充电器本体内设有具有开口的烟腔,所述烟腔的侧面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弹性卡块,所述的开口处设有软胶卡位。电子烟插入烟腔与充电器本体内电极接触时,由于电极被压缩会产生反弹力将电子烟与电极分离,此时因弹性卡块卡向电子烟施加向下推力阻止电极对电子烟反弹力,为了使电子烟卡得更紧,软胶卡位与电子烟表面形成的摩擦力大于电极被压缩会产生反弹力,使电子烟与电极能充分接触,避免插入后容易弹出,因此,弹性卡块和软胶卡位可在电子烟插入后防止接触不良而导致充电缓慢的问题,弹性卡块、软胶卡位可采用软胶胶圈或硅胶胶圈,其形状不限于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同时软胶卡位用于保护电子烟的表面,减轻电子烟放进烟腔时对电子烟表面的磨损。
优选地,所述的充电器本体包括底座、控制板、针板、卡板、外壳与上盖,所述烟腔设在底座上并设于外壳内,所述上盖设在外壳上,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充电口与放电口,所述烟腔设在底座上,所述针板与烟腔底部连接,所述针板上设有可弹性伸缩的电极,所述电极穿过烟腔底部,所述控制板设在底座内。所述电极穿过烟腔底部,从而可以与电子烟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充电器本体还包括储蓄电源、USB接口、mini-USB接口,所述储蓄电源设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的USB接口设在放电口内,所述mini-USB接口设在充电口内,所述的储蓄电源、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分别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包括充电模块、升压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ini-USB接口相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蓄电源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储蓄电源充电;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蓄电源相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针板和所述USB接口电性连接,用于通过针板为电子烟充电,或通过USB接口为外接设备充电;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升压模块为电子烟或外接设备充电或停止充电。
优选地,所述的充电器本体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在底座侧面的孔槽内,所述指示灯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用于提示电子烟正在充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器本体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腔。多个烟腔从而能够同时给多根电子烟充电,并且,充电过程中只需占用一个插座插孔,而不会妨碍其他电器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充电器与mini-USB接口连接,使电子烟直接插入烟腔即可充电,由于软胶卡位的作用,使电子烟在充电时与电极充分接触,增加充电稳定性,另外由于底座还设有放电口,因此还可当作移动电源为外接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丽,未经李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6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多重保护电路
- 下一篇:可选择最大电流充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