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柜式新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3732.0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彧旻;陈西;刘小林;艾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3/16;F24F13/20;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式新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新风系统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专利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主要分为排风式新风机和送风式新风机两种类型,可以在绝大部分室内环境下安装,安装方便,使用舒适。
现有新风机一般由进风口、出风口、风机、过滤器、热交换等装置组成。室外空气有风机牵引经过过滤器净化杀菌后进入室内。但是现有新风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跟换滤芯操作复杂。安装管路复杂不适合装修后安装。滤芯失效后需要整体更换新风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新风机须在装修过程中安装的缺点,提供一种不需要在装修期进行管道预装,结构紧凑,且方便更换滤芯的新风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柜式新风机,同时设置有污风排放通路、新风过滤通路和室内空气净化通路三种气流处理系统,所述污风排放通路引入室内污风进入热交换芯,由辅助风机吸取并送向污风排出口,经输风管排出室外;所述新风过滤通路引入室外空气经过热交换芯,由主风机吸取并送向高效滤芯处理然后释放到室内;所述室内空气净化通路由主风机直接吸取室内空气送至高效滤芯,与新风汇流回到室内。机体中间部位内设有主风机,主风机上方为导风筒,导风筒内设有高效滤芯;壳体顶部为新风出口;主风机下方壳体上设有室内空气净化入口;机体下部设有热交换芯,热交换芯下设有辅助风机,热交换芯后侧设有与室外相通的新风入口;热交换芯右侧设与室外相通的污风入口;辅助风机后方设有与室外相通的污风排出口;新风入口与热交换芯之间以初效滤片、中效滤片芯相隔;污风入口与热交换芯之间以初效滤片相隔。
本实用新型所述柜式新风机部件布局合理,减小新风机体积,本方案机体本身构成一个完成的处理系统,仅需要将新风入口和污风排出口用管道与室外连通即完成安装,此方案的新风机可在新房装修完成后安装,旧房也可以安装,不需要预建空气输送管道。
新风机壳体正面设有上门和下门,上门设在主风机、导风筒外,下门设在热交换芯、辅助风机外。上门、下门的结构可方便本新风机内部结构的清洁和更换。
壳体上滤片侧边对应位置设有滤片更换门。热交换芯旁的两种滤片是空气进入热交换芯的第一道屏障,灰尘颗粒大,积灰最严重,因此设置滤片更换门方便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新风机正面图;
图2为新风机后面图;
图3为新风机后视角透视图;
图4为新风机右侧图;
图5为新风机右视角透视图;
图6为C-C剖视图;
图7为新风机三路气流走向图。
图中,上门1、下门2、污风入口3、室内净化空气入口4、新风入口5、滤片更换门6、污风排出口7、新风出口8、高效滤芯9、导风筒10、主风机11、热交换芯12、初效滤片13、中效滤片14、辅助风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柜式新风机较现有的新风系统安装更方便,本设计不需要在屋体内预装输风管道,可随时购置设备安装,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本新风机设计了三种空气通路,机体内同时具备污风排放通路、新风过滤通路和室内空气净化通路三种气流处理系统。所述污风排放通路引入室内污风进入热交换芯12,由辅助风机15吸取并送向污风排出口7,经输风管排出室外;所述新风过滤通路引入室外空气经过热交换芯12,由主风机11吸取并送向高效滤芯9处理然后释放到室内;所述室内空气净化通路由主风机11直接吸取室内空气送至高效滤芯9,与新风汇流回到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3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