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出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3059.0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3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子雯 |
主分类号: | B65G29/02 | 分类号: | B65G2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吴云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料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有一定粘度的聚酰胺切片与水的混合物、有一定晶浆比的固液混合物、固体颗粒的旋转出料器。
背景技术
在聚酰胺行业,尼龙切片经萃取后进行脱水干燥,在切片与水的混合物输送过程中,泵的入口与旋转出料器的出料口管道相连,切片与萃取水的混合物需经旋转出料器控制切片与水的下料,旋转出料器的下料腔体中,支架和物料接触的那面与旋转叶轮之间存在间隙。当间隙过大时,切片易卡入间隙造成电机过载,同时大量的萃取水会通过间隙,再由出料口被输送泵抽吸,使切片与萃取水比例失调,造成泵输送切片不畅而堵管。
目前,现有聚酰胺行业中所用的旋转出料器,如图1所示,它的支架与物料进出口的腔体密封面为平面,叶轮轴向与支架的两个端面之间的间隙,只能通过改变密封面垫子厚度而变化,不能有效减小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现有旋转出料器易造成电机过载、堵管、不能有效减小间隙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电机过载、防止物料输送不畅而堵管、能有效减小间隙的旋转出料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出料器,用于物料的输送,包括变频电机驱动轴、叶轮、支架、填料压盖、
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变频电机驱动轴的中部。所述变频电机驱动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使得所述叶轮处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部。
所述支架、进料口和出料口围合形成腔体。所述填料压盖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用于压紧所述腔体内的物料。
所述支架的内侧面向所述支架竖直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凸台,且使得所述凸台分别与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相连。所述支架与所述出料口的轴向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架与所述进料口的轴向连接处各设有至少二个顶丝,用于调整凸台与叶轮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出料口连接处以及所述凸台与所述进料口的连接处各设有一个O型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频电机驱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和轴承端盖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包括至少四个叶片,且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变频电机驱动轴夹角为1°~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频电机驱动轴与所述支架连接处采用机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变频转速及叶片数量控制出料量,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内侧面向支架竖直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凸台,且使得凸台分别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连,通过调节各个顶丝从而调整凸台与叶轮之间的间隙,有效控制不同规格尺寸产品输送,可以防止电机过载,还可以防止输送不畅而堵塞输送管道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转出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一种旋转出料器,用于物料的输送,包括变频电机驱动轴1、叶轮9、支架3、填料压盖30、腔体31、凸台37、四个顶丝5、二个O型密封圈7、轴承11、轴承端盖13、进料口35和出料口33。
其中,叶轮9设置在变频电机驱动轴1的中部。变频电机驱动轴1的两端通过轴承11和轴承端盖13设置在支架3上,且使得叶轮9处于支架3内,出料口33设置在支架3的底部,进料口35设置在支架3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子雯,未经徐子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3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