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板式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2390.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007;F28F11/00;F28F1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黄苏豫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套 导杆组件 换热单元 密封垫 板式换热装置 波纹凸起 夹板组件 凹弧形 变槽 径板 本实用新型 板片结构 换热装置 间隔设置 设备维护 通槽内壁 液体压力 出液口 传统的 防结垢 换热器 进液口 滑动 结垢 卡合 通槽 设防 检修 配合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板式换热装置,包括导杆组件、夹板组件和换热单元,导杆组件两端分别固定在夹板组件上,换热单元卡合在导杆组件上并可以沿导杆组件滑动;换热单元包括变槽径板片和卡套密封垫,变槽径板片与卡套密封垫间隔设置;卡套密封垫两侧设有卡套,该卡套为单面套。上述换热装置通过改进传统的板片结构,特别是在凹弧形通槽内壁上增设防结垢波纹凸起、同时将凹弧形通槽进液口和出液口半径比例设定为特定数值,使液体压力和波纹凸起配合产生更好的防结垢效果,延长换热器的检修周期,减轻了设备维护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丙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板式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由高效换热板片及框架组成,板片由螺栓夹紧固定在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之间,在换热器内部构成许多流道,板与板之间使用橡胶密封。压紧板上设有本设备与外部连接的管道。板片用优质耐腐蚀金属薄板压制而成,四角设有供介质进出的角孔,上下设有挂孔,使换热的两种不同介质以对流的方式同时通过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上述板式换热器容易堵塞,大多只能用于热交换介质干净、无腐蚀、不易结垢、不易沉寂的场合,给清洗检修造成很大困难,且检修周期短,设备维护工作的压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板式换热装置,通过改进传统的板片结构,特别是在凹弧形通槽内壁上增设防结垢波纹凸起、同时将凹弧形通槽进液口和出液口半径比例设定为特定数值,使液体压力和波纹凸起配合产生更好的防结垢效果,延长换热器的检修周期,减轻了设备维护压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板式换热装置,包括导杆组件、夹板组件和换热单元,所述导杆组件两端分别固定在夹板组件上,所述换热单元卡合在导杆组件上并可以沿导杆组件滑动;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变槽径板片和卡套密封垫,所述变槽径板片与卡套密封垫间隔设置;所述卡套密封垫两侧设有卡套,该卡套为单面套。导杆组件成对设置,换热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变槽径板片的数量,以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通过改变板片的排列方式,适应新的换热工况。维护时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换热单元,卸下变槽径板片进行机械清洗,操作方便。卡套密封垫可以保证换热器单元夹紧过程中不会发生因位置偏移而出现的串液和漏液现象。单面套直接固定在变槽径板片的两侧,同时实现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定位。
所述变槽径板片两侧面内设有若干凹弧通槽,所述凹弧通槽的进液端半径与出液端半径的比值是变槽径板片宽度与长度比值的1.1~1.2倍。设计计算时需要考虑流经路径总长度与变槽径出液口与进液口尺寸的比值,确保换热液体压力和流量的平衡。
所述凹弧形通槽内壁上设有防结垢波纹凸起,该波纹凸起为螺旋式,高度为0.1~0.15mm,可以换热液体内部产生充分的湍动,使凹弧通槽内表面不易结垢。
所述导杆组件包括上导杆和下导杆,所述上导杆的横截面为形,所述下导杆的横截面为形。上导杆的横截面设计成形主要考虑与变槽径板片上端配合,实现吊装的目的,防止夹紧或拆卸过程中板片掉落;下导杆的横截面设计成形主要起托举变和导向的目的,使变槽径板片夹紧或拆卸过程中易于滑动。
所述夹板组件包括固定板、活动板、立柱、夹紧螺柱和夹紧螺母,所述固定板直接与地板连接,所述活动板卡合在导杆组件上,所述立柱固定在活动板外侧;所述夹紧螺柱同时穿过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夹紧螺母设置在夹紧螺柱的两端。夹紧螺柱两端设有螺纹,夹紧螺母同时设置在夹紧螺柱的两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夹紧螺柱在固定板左侧或右侧的距离。立柱在换热单元夹紧完成后直接固定在地面或底座上,与固定板配合形成换热装置的左右固定支撑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2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通型低阻力气气高效换热元件
- 下一篇:一种管板式换热器管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