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7855.3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徐骏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宁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277014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柱 自动拔罐器 下盖体 拔罐 本实用新型 拔罐治疗 升降装置 中医医疗 盖板 插槽 滑槽 体内 等距分布 方式控制 技术要求 上端固定 自我治疗 密封塞 驱动杆 上盖体 拓展性 上端 滑杆 上盖 贴合 下端 下盖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盖体上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下端设置有与下盖体内壁贴合的密封塞,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盖板,且下盖体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柱上等距分布有插槽,且滑槽内设置有与插槽匹配的滑杆,所述上盖体内设置有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的驱动杆末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拔罐器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控制拔罐过程中的时间和压力,从而保障拔罐的效果,减少对拔罐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能够使拔罐治疗成为普通家庭的自我治疗方式,促进了拔罐治疗的普及,而且使用操作简单,可拓展性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
背景技术
拔罐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拔罐主要采用对学位区域进行减压,从而造成局部淤血损伤,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修复,从而实现对身体的放松和资料,而且拔罐还能够应用于对浓重部位进行清理,因此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拔罐主要依靠酒精等燃烧产生负压,对于压力和拔罐时间的把控不精准,治疗效果主要依赖于拔罐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实际的治疗效果难以保证,也不利于拔罐治疗成为普通家庭的自我医疗方式,限制了拔罐治疗的发展,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疗用自动拔罐器,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盖体上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下端设置有与下盖体内壁贴合的密封塞,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盖板,且下盖体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柱上等距分布有插槽,且滑槽内设置有与插槽匹配的滑杆,所述上盖体内设置有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的驱动杆末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体的外壁一体成型有与内部相连的进气口,且进气口采用密封塞封闭,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且上盖体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性连接升降装置和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下盖体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垫,且环形垫与下盖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膜,所述环形垫的内侧设置有支撑隔离膜的支撑条。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stm32系列单片机,且升降装置为丝杆式电动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拔罐器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控制拔罐过程中的时间和压力,从而保障拔罐的效果,减少对拔罐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能够使拔罐治疗成为普通家庭的自我治疗方式,促进了拔罐治疗的普及,而且使用操作简单,可拓展性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盖体、2插槽、3滑槽、4滑杆、5盖板、6上盖体、7升降装置、8控制装置、9气压传感器、10密封塞、11进气口、12环形垫、13支撑条、14隔离膜、15密封塞、16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宁,未经刘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7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