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3976.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大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24 | 分类号: | F21V7/24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炎军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层 反射面板 金属外壳 热敏性粘合剂 背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 冲压 发光体 反射面 热敏层 弯曲部 变软 冷缩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在现有的灯反射面板中提供了热敏性粘合剂层,既解决了生产冲压过程中张力太大导致反射层脱落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光体产生的热量,相关的热敏层变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热脏冷缩带来的反射层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内容:所述的反射面板为一个曲率半径为2.0‑4.0MM弯曲部;所述的反射面板包括反射层与金属外壳层,所述的反射层与金属外壳层之间设置有热敏性粘合剂层;所述的金属外壳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的反射层的厚度为40.0‑60.0μ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微型的显示器的背光源,此类小型光源的发射装置往往有反射板与相关载体构成,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将反射层与相关载体结合之后进行弯曲,往往会发生反射层产生脱落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反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微型背光灯由于生产过程中反射层与相关载体一体化之后进行冲压,往往会导致反射层脱落而反射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其中提供了热敏性粘合剂层,既解决了生产冲压过程中张力太大导致反射层脱落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光体产生的热量,相关的热敏层变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热脏冷缩带来的反射层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内容:
一种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所述的反射面板为一个曲率半径为2.0-4.0MM弯曲部;
所述的反射面板包括反射层与金属外壳层,所述的反射层与金属外壳层之间设置有热敏性粘合剂层;
所述的金属外壳版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的反射层的厚度为40.0-60.0μm。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反射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高分子薄膜层与金属薄膜层。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反射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保护层、金属薄膜层与透明高分子薄膜层。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金属外壳层为铝合金层。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热敏性粘合剂层为聚丙烯类酸酯类粘合剂层。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透明高分子薄膜层为聚苯乙烯层,厚度约为40-60μm。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金属薄膜层为银铝合金层,厚度约为100-200nm。
优选地,所述的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中的透明保护层为三氧化二铝薄膜层;厚度约为3-6μm。
一种微型背光单元的反射面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40-60微米厚的PET薄膜层上采用真空蒸镀法形成100-200nm厚的银薄层,制成反射层;
步骤二、在金属外壳层上添加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将步骤一获得的反射层的金属薄层与金属外壳层粘合;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产品进行冲压处理,形成曲率半径为2.0-4.0MM弯曲部,然后将该弯曲部在90-110℃下加热20-40min。
本实用新型的将反射面板的反射层与金属外壳层之间设置热敏性粘合层,为了形成弯曲部,冲压之后进行加热硬化,在冲压加工时,可以使没有硬化的粘合层产生应力缓和作用,有效地抑制反射层的脱落以及褶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大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县大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3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照明灯具的光学反射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调光装置的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