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7019.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严广林;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普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 | 分类号: | H01R43/0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U形凹槽 接线结构 线缆连接 接线柱 竖直 线缆 充电 本实用新型 抱箍结构 电缆材料 电缆导体 电缆固定 接头结构 接线端子 连接操作 两侧设置 水平电缆 水平铺设 故障率 截断 卡装 压接 中段 电缆 铺设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每根水平电缆中段设置若干F形线缆连接片,两侧设置有若干竖直接线柱;F形线缆连接片一端倒U形凹槽卡装于水平铺设的电缆导体上,倒U形凹槽压接后构成抱箍结构与电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圆筒接线端子套装于竖直接线柱上,电缆无截断接头结构,直线铺设无需弯曲成Z形,整体性好,节约了电缆材料,安装连接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中的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新能源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发展,操纵方便、噪音低、对环境影响小的电动汽车正逐步取代传统内燃机车,电动汽车单位重量储存能量少,需通过充电站对置换电池进行充电续能,充电站现有技术中的置换电池充电盘一般采用双电缆Z型连接的接线方式,而充电盘上接线柱数量多,电缆在每个接线柱处都需截断后设置接头,安装连接操作繁琐,工作量大,电缆材料耗费多,且接头处易发热导致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费电缆材料少,安装连接操作方便,故障少的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包括两根电缆,两根电缆一端通过直线形接线端子分别与电源正极、负极连接,其特征在于:两根电缆水平铺设,每根电缆中段设置有若干F形线缆连接片,两侧设置有若干竖直接线柱;F形线缆连接片一端卡装于水平铺设的电缆导体上,另一端套装于竖直接线柱上,中段为连接段;
F形线缆连接片与电缆导体连接的端部具有开口向下的倒U形凹槽,F形线缆连接片通过倒U形凹槽卡扣于电缆上,F形线缆连接片的倒U形凹槽部位两侧壁压接后形成抱箍结构与电缆导体固定连接;
F形线缆连接片与竖直接线柱连接的端具有与接线柱互相适应的圆筒形结构,构成圆筒接线端子,圆筒接线端子沿轴向具有开口槽,开口槽一侧边缘与连接段连接为一体,另一侧边缘为自由端,使得圆筒接线端子能够沿开口槽张开套装于接线柱上;
F形线缆连接片中段的连接段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圆筒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段表面设置有上凸台;圆筒接线端子自由端具有延伸段,延伸段上表面具有下凸台,圆筒接线端子自由端通过上凸台与下凸台互相配合固定连接,限位块为自由端提供限位锁紧结构;
所述圆筒接线端子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所述上凸台、下凸台具有螺纹通孔,圆筒接线端子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下凸台具有凹限内腔,上凸台外圆周具有凸起限位筋条,圆筒接线端子的自由端通过限位筋条与凹限内腔配合限位固定连接;
所述圆筒接线端子上开口槽沿圆周方向的宽度不超过1/4圆弧段;
所述F形线缆连接片材料为锡磷青铜。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F形线缆连接片一端通过倒U形凹槽卡装在电缆导体上,倒U形凹槽压接后构成抱箍结构与电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圆筒接线端子套装于竖直接线柱上,电缆无截断接头结构,直线铺设无需弯曲成Z形,整体性好,节约了电缆材料,安装连接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盘线缆接线结构的F形线缆连接片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普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普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7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极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动单粒端子压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