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6547.0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印;王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嘉祥泰瑞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生产 转轮 超声波探伤装置 箱体内壁 螺纹块 本实用新型 螺纹杆 电机 底板 皮带传动连接 阀门密封面 表面螺纹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移动检测 电机座 滑动件 密封性 输出轴 轴心处 顶箱 阀门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且第二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且螺纹块的顶部通过滑动件与箱体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生产技术领域。该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使得阀门密封面检测十分便捷,并且可以在平面内移动检测,极大的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后期阀门的密封性达到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
阀门的使用十分广泛,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阀门在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密封面进行检测,防止阀门不能有效的密封,但是现有在阀门生产检测的过程中,设备十分复杂,难以操作,同时只能一个一个的检测,十分费时费力,并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解决了现有阀门生产检测设备十分复杂,不能有效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且第二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且螺纹块的顶部通过滑动件与箱体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顶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且移动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贯穿顶箱且延伸至顶箱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探头。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均与电机箱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通过固定块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电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滑块与电机箱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箱体正表面的底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接收装置,且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生产用超声波探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嘉祥泰瑞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嘉祥泰瑞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水泥罐存量装置
- 下一篇:环形油气管道涂层及本体损伤检测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