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冷凝器热回收装置的船用制冷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6264.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秦伯进;刘鹏;张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孙军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回收管 承水盘 冷凝器 热回收装置 制冷机组 冷凝水 凝水管 船用 压缩机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 机组冷凝器 冷凝水出口 冷凝水进口 橡胶圈密封 排水管 管道连接 进 出口 联通 承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冷凝器热回收装置的船用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机组冷凝器底部安装有承水盘或者凝水管,承水盘承接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压缩机排气管套有一段热回收管,热回收管设置于承水盘的下方,热回收管的两端由橡胶圈密封,热回收管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出口,冷凝水进口经管道连接承水盘的底部或者凝水管,冷凝水出口经管道联通排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制冷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船用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机组节能减排成为各空调系统设计者和制造单位的首要研究课题;一般空调系统分为低温侧和高温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存在能量损失(利用不完全)的情况,如果这一部分能量(热量)能够被有效的回收利用,机组的能耗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为进一步降低机组能耗,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船用制冷机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冷凝器热回收装置的船用制冷机组,机组冷凝器底部安装有承水盘或者凝水管,承水盘承接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压缩机排气管套有一段热回收管,热回收管设置于承水盘的下方,热回收管的两端由橡胶圈密封,热回收管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出口,冷凝水进口经管道连接承水盘的底部或者凝水管,冷凝水出口经管道联通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管由抱箍固定于制冷机组。
再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管套于压缩机排气管的竖直段,冷凝水进口设置于冷凝水出口的下方。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机组排气管路上安装冷凝热回收器,通过回收机组废弃的冷凝水作为冷源对机组排气管路进行降温,继而降低机组的冷凝温度,降低机组能耗。本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对环境要求的依赖性低等特点,尤其适合蒸发器位于压缩机上方的空调机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凝水管1,排气管2,热回收管3,环形橡胶圈4,冷凝水进口5,冷凝水出口6,抱箍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一种带冷凝器热回收装置的船用制冷机组,机组的冷凝器安装于压缩机上方,冷凝器底部安装有承水盘或者凝水管1,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流入承水盘或者直接由凝水管排出;压缩机的排气管2的竖直段上套有一段热回收管3,热回收管3设置于冷凝器的下方,热回收管3的两端由环形橡胶圈4密封形成密封腔体,环形橡胶圈4的规格根据排气管及热回收管的管径确定;热回收管3上设置有冷凝水进、出口5,6,冷凝水进口5经管道连接承水盘的底部或者凝水管1,冷凝水出口6经管道联通排水管8。热回收管3由抱箍7固定于制冷机组,防止发生位移导致漏水。
或者冷凝水进口5设置于冷凝水出口6上方,冷凝水进口5的管径大于冷凝水出口6的管径,在热回收管3上设置多个冷凝水进口,以保证凝水进入速度大于排出速度,确保冷凝水有足够时间在热回收管3内充分换热,提高换热的效率。
实际使用时仅需选择合适尺寸的热回收管3套于排气管2,以抱箍7将热回收管3固定于机组,以环形橡胶圈4或者填充物将热回收管3两端密封,将机组凝水管1与热回收管3的冷凝水进口5连接即,将冷凝水出口6经与排水管连接即可,热回收后的冷凝水自排水管排出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除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力注入式压载水处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