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水厂污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6200.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3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北辰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厂污泥 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有机物含量 达标排放 调理单元 建材原料 无机污泥 回收 有机质 低成本 回用水 相分离 絮凝剂 有机物 铝盐 泥饼 污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厂污泥处理装置,针对有机物含量较少的污泥,用较低成本将有机物有效破除,回收无机泥饼作建材原料,回收铝盐作絮凝剂,系统中形成的气体和液体可达标排放,包括相分离单元、有机质利用单元、无机污泥调理单元、回用水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水厂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自来水厂(给水厂)在生产饮用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泥,这部分污泥约占总净水量的4~7%,主要来自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排泥,其中包括浓缩后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以及残存在泥中的絮凝剂,主要成份为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元素等杂质及水处理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在我国,大部分污水厂仍使用传统的硫酸铝等无机盐类混凝剂,因此,给水厂污泥中含有大量铝离子。
目前我国给水厂污泥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污泥收集、浓缩、调质、脱水和泥饼处置等几个环节,这里的污泥调质是指采用硅藻土等物理方法调质或投加石灰等化学方法调质,调质的目的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脱水,放置脱水过程中过滤介质的堵塞,是污泥脱水可以保持稳定运行。产生的泥饼最终卫生填满、投海处理,而给水厂污泥由于有机物含量少,资源化途径仅为做建材原料。污泥填满与污泥投海会引起土壤和海洋的二次污染,资源化利用才是污泥的处置趋势。但是,由于给水厂污泥有机物含量一般在10%左右,将有机质资源化利用价值较低,但是虽然有机物含量低,不处理也有产生臭味儿,污染大气;若用酸液对污泥进行处理,由于铝铁等无机质含量高,用酸量极大,成本非常高;由于有机物含量低,相对处理的污泥体积大,若用超声波等方式破碎有机物,操作复杂,效果不好,处理后资源化利用效率低;将有机物和重金属及无机盐类去除,将剩余的无机物作建材原料资源化利用是给水厂污泥的处置最佳方式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厂污泥处理装置,针对有机物含量较少的污泥,用较低成本将有机物有效破除,回收无机泥饼作建材原料,回收铝盐作絮凝剂,系统中形成的气体和液体可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水厂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相分离单元、有机质利用单元、无机污泥调理单元、回用水单元,其特征在于:
相分离单元包括:格栅、分相釜、稀释罐、浓缩装置、分相剂加药罐,格栅的出口与分相釜的进口相连接,分相剂加药罐的出口与分相釜的进口相连接,分相釜的出口与稀释罐的进口相连接,稀释罐的出口与浓缩装置的进口相连接;
有机质利用单元包括:中和池、絮凝池、有机脱水装置、中和剂加药罐、絮凝剂加药罐,浓缩装置的液体出口与中和池的进口相连接,中和剂加药罐的出口与中和池的进口相连接,中和池的出口与絮凝池的进口相连接,絮凝剂加药罐的出口与絮凝池的进口相连接,絮凝池的出口与有机脱水装置的进口相连接;
无机污泥调理单元包括:污泥中和池、无机脱水装置、污泥中和剂加药罐,浓缩装置的固体出口与污泥中和池的进口相连接,污泥中和剂加药罐的出口与污泥中和池的进口相连接,污泥中和池的出口与无机脱水装置的进口相连接;
回用水单元包括:脱盐装置、沉淀装置、污水处理装置、脱盐剂加药罐,有机脱水装置的液体出口与脱盐装置的进口相连接,无机脱水装置的液体出口与脱盐装置的进口相连接,脱盐剂加药罐的进口与脱盐装置的进口相连接,脱盐装置的出口与沉淀装置相连接,沉淀装置底部的固体出口与污泥中和池的进口相连接,沉淀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污水处理装置的进口相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的一个出口与稀释罐的进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有机质利用单元还包括:有机干化装置、焚烧装置、尾气净化装置,有机干化装置进口与有机脱水装置固体出口相连接,焚烧装置与有机干化装置相连接,尾气净化装置与焚烧装置气体出口相连接。
一种给水厂污泥处理方法,包括相分离处理过程、有机质利用过程、无机污泥调理过程、回用水处理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药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泥中的生物杂质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