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线束的8字绕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3140.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4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昊辰;黄朝强;丘军辉;熊永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强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553;B65H54/28;B65H54/20;B65H54/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线 绕线机构 放线辊 本实用新型 托盘 线团 齿轮皮带 传动结构 电机控制 辊轮组件 节约资源 纵向运动 穿线杆 绕线机 甩干 下层 粘结 转动 电机 上层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线束的8字绕线机构,其绕放线辊组仅转动不移动,通过电机控制上层辊轮组件的穿线杆横向运动一周次的时间内,下层托盘纵向运动两周次,同时纤维线束通过放线辊下落的长度等于绕出的8字长度,这种8字绕线机利用齿轮皮带的传动结构,仅用一个电机实现全部动作,大大节约资源,纤维线束绕成的8字线团容易甩干干燥,使用时容易撕开不会粘结,保证产品的质量,方便后期纺织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线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线束的8字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纤维线束因表面会残留有石墨润滑剂及其他一些杂质,因此需要对丝材表面进行清洗,以获得清晰光泽的表面。清洗完的丝材因含水或清洗溶液,需要干燥处理后才能用于纺织,现有的纤维线束丝材清洗完成后均通过传统绕线机绕在绕线盘上,这样不仅不利于甩干干燥,而且干燥后不易放线,容易互相粘结,撕开时容易混乱,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线束的8字绕线机构,设置在清洗机构后端,纤维线束清洗后通过绕线机绕成8字线团,无需绕线盘,可直接甩干处理,方便快捷,且8字线团也适于后期纺织利用。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纤维线束的8字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动力部件、辊轮组件和托盘组件,所述机架分为上下两层,所述辊轮组件安装在上层,所述托盘组件安装在下层;所述辊轮组件包括多对绕线辊和放线辊组成的辊轮,所述绕线辊经动力部件带动转动,所述放线辊通过与绕线辊的摩擦力转动;所述辊轮上方设有穿线杆;所述动力部件同时带动穿线杆做横向运动、托盘组件做纵向运动,所述穿线杆横向运动一周次的时间内,托盘组件纵向运动两周次。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层设有导向孔,下层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为电机。
优选的,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由皮带轮、齿轮组和辊轮齿轮组成,所述皮带轮是托盘组件的动力源,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齿轮上,其中心轴上连接所述托盘组件;所述齿轮组和辊轮齿轮安装在同一齿轮轴上,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层;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齿轮轴相连, 带动齿轮组和辊轮齿轮转动,所述齿轮组为一对同样大小的锥齿轮,互相垂直对齿安装,将同一平面的X轴转动,转化为Y轴转动;所述辊轮齿轮通过皮带带动辊轮组件的绕线辊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辊轮组件还包括辊轮铰链和短摆臂,与所述穿线杆一起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穿线杆穿过机架上的导向孔,所述短摆臂与穿线杆的一端相连,辊轮铰链的中心连接齿轮组的Y轴一端,其偏心位置与短摆臂的一端相连,短摆臂与之相连端绕中心做圆周运动,另一端带动穿线杆做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铰链轴、托盘铰链、连杆和托盘,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托盘铰链轴的一端与所述皮带轮的中心轴孔相连,在皮带轮的带动下转动,另一端铰接有托盘铰链,所述托盘铰链的偏心位置铰接有与连杆,所述连杆为耙状,耙杆连接托盘铰链,耙齿端与托盘铰接,所述托盘的底面装有导轨嵌入机架的滚轮中,工作时沿Y轴前后运动。
优选的,所述绕线辊和放线辊的材料为橡胶。
优选的,还包括压线辊,所述压线辊与放线辊同支架放置,纤维线束放在放线辊上后,将压线辊斜靠在放线辊上轻微压住纤维线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8字绕线机,其绕放线辊组仅转动不移动,通过电机控制上层辊轮组件的穿线杆横向运动一周次的时间内,下层托盘纵向运动两周次,同时纤维线束通过放线辊下落的长度等于绕出的8字长度,这种8字绕线机利用齿轮皮带的传动结构,仅用一个电机实现全部动作,大大节约资源,纤维线束绕成的8字线团容易甩干干燥,使用时容易撕开不会粘结,保证产品的质量,方便后期纺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强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强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3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