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波导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2964.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窦学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李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脊波导天线。
背景技术
接收天线工作的物理过程是,天线导体在空间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导体表面激励起感应电流,在天线的输入端产生电压,在接收的回路中产生电流。所以接收天线是一个把空间电磁波能量转换成高频电流能量的转换装置。
雷达天线由接收天线和雷达组成,接收天线作为雷达的前端传感器,一方面负责将电信号转换城电磁波并向目标媒质辐射,另一方面也要接收来自目标媒质的后向散射回波。
传统雷达天线中的接收天线为脊波导天线,脊波导天线通常由矩形波导、形成在矩形波导内的脊形部以及贯穿矩形波导和脊形部而伸入至矩形波导的腔体中的同轴电缆组成。将同轴电缆穿设进入矩形波导内腔中的工差要求较高,加工困难,导致加工过程中出现成品率低,馈电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脊波导天线的馈电效果和脊波导天线的加工成品率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脊波导天线,所述脊波导天线包括矩形波导、沿着所述矩形波导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该矩形波导的一侧壁内表面上的脊形部、以及贯穿所述侧壁和所述脊形部伸入至所述矩形波导的腔体内的同轴电缆,其中,所述脊形部的顶部对应所述同轴电缆开设有夹槽,该夹槽的两侧面与容纳在该夹槽内的同轴电缆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具有横向间隔。
优选地,所述侧壁和所述脊形部上开设有连通且同轴的通孔以供所述同轴电缆穿设,所述同轴电缆的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部分与所述通孔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通孔在所述夹槽的底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夹槽的底面中部。
优选地,所述同轴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外导体和绝缘层,所述内导体相对于所述外导体轴向向外伸出至位于所述矩形波导的腔体内且不接触所述矩形波导的内表面;所述外导体相对于所述绝缘层轴向向外伸出至一部分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夹槽内,所述绝缘层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矩形波导的靠近所述同轴电缆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封闭该矩形波导的端部开口的短路板。
优选地,所述脊形部的任意横截面为大小相同的矩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脊形部的横截面长度与所述矩形波导的横截面长度之比为0.3~0.5。
优选地,所述脊形部位于所述矩形波导的所述侧壁内表面中部,且所述脊形部与所述矩形波导之间的竖直间距同所述矩形波导的宽度之比为0.1~0.3。
优选地,所述脊形部与所述矩形波导之间的竖直间距为10mm~20mm;所述矩形波导的宽度为50mm~70mm。
优选地,所述矩形波导为铝合金矩形波导或黄铜矩形波导;和/或,所述脊形部为铝铂脊形部、紫铜脊形部或银脊形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波导天线在脊形部的顶部对应同轴电缆开设有夹槽,同轴电缆由矩形波导的侧壁和脊波导穿设伸入至矩形波导的腔体内,并且同轴电缆的一部分容纳在脊形部的夹槽内并与夹槽横向间隔开,该夹槽对高频电磁波具有容抗的效应,在阻抗匹配中能够抵消由于同轴电缆伸入矩形波导的腔体内引起扰动而造成的感抗效应,因此,能够提高脊波导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进而提高脊波导天线的馈电效果,进一步,可提高脊波导天线的加工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波导天线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波导天线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波导天线的驻波仿真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矩形波导 2-脊形部
3-同轴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指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2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