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2013.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智;江阳;李蕾;涂勇;刘文俊;孟振强;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倍诺德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小型化 固封极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应用在断路器设备中,包括真空泡、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真空泡为筒状结构,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分别位于真空泡的上方和下方,真空泡的外壁上设有玻纤增强尼龙层,真空泡、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在玻纤增强尼龙层上注塑为一体,真空泡的下方设有与断路器的驱动机构连接的绝缘拉杆,绝缘拉杆和真空泡之间设有软连接、调节垫片和屏蔽螺母。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注射成型技术,将上下出线端子及灭弧室等零件直接固封在优质的玻纤增强尼龙上,达到电器元件小型化的要求的同时,形成的屏蔽罩形式可以改善固封极柱内部电场均匀性,防止尖端放电,改变极柱外形,增大上、下出线座爬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为保障城市的大力发展,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电力控制单元的多样化,为满足城市用电方式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目前,高效、环保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大城市核心区域,高效与环保要求日益突出,未来,小型化、环保型电力控制单元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其核心就是各主要元器件的环保及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应用在断路器设备中,包括真空泡、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所述真空泡为筒状结构,所述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分别位于所述真空泡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真空泡的外壁上设有玻纤增强尼龙层,所述真空泡、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在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上注塑为一体,所述真空泡的下方设有与断路器的驱动机构连接的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和所述真空泡之间设有软连接、调节垫片和屏蔽螺母。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的厚度为3-5mm。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的厚度为3mm。
优选的,对于所述的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与所述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的连接处设置为圆滑的弧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注射成型技术,将上下出线端子及灭弧室等零件直接固封在优质的玻纤增强尼龙上,能够达到电器元件小型化的要求,同时,形成的屏蔽罩形式可以改善固封极柱内部电场均匀性,防止尖端放电,改变极柱外形,增大上、下出线座爬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真空泡,2、上出线座,3、下出线座,4、玻纤增强尼龙层,5、绝缘拉杆,6、软连接,7、调节垫片,8、屏蔽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小型化固封极柱,应用在断路器设备中,包括真空泡1、上出线座2和下出线座3,所述真空泡1为筒状结构,所述上出线座2和下出线座3分别位于所述真空泡1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真空泡1的外壁上设有玻纤增强尼龙层4,所述真空泡1、上出线座2和下出线座3在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4上注塑为一体,所述真空泡1的下方设有与断路器的驱动机构连接的绝缘拉杆5,所述绝缘拉杆5和所述真空泡1之间设有软连接6、调节垫片7和屏蔽螺母8。
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4的厚度为3-5mm。
所述玻纤增强尼龙层4的厚度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倍诺德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倍诺德开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2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