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1248.8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1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雷声军;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护坦受力 条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基础上的横纵排水管网,在横纵排水管网上设有护坦结构,在横纵排水管网的节点位置设置有向上伸出的平压通水孔。通过在护坦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横纵排水管网,并在相应节点设置平压通水孔。脉动压力通过护坦结构底板与基础之间的水作为介质传递,当脉动压力产生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横纵排水管网及平压通水孔快速将护坦结构底板与基础之间的水排出,快速降低脉动压力,为护坦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属于属于水利工程中的水工泄水建筑物领域。
背景技术
当水工建筑下泄水流采用底流消能时,护坦(或其一部分)常做成消力池型式,促使高速水流在消力池范围内产生水跃。其作用是进一步削减水流的剩余动能,保护河床免受水流的危害性冲刷。护坦上的水流紊乱,其荷载有自重、水重、扬压力、脉动压力及水流的冲击力等。由于受力情况复杂,护坦又紧靠闸室或坝体,一旦破坏,直接影响闸坝安全。脉动上举力长期反复作用下会造成护坦底板与基础缝隙不断扩张贯通,从而影响护坦整体结构安全。目前主要是通过计算加厚护坦钢筋混凝土厚度,设置锚固钢筋的方式增加护坦的抗浮力,抵抗脉动上举力造成的影响。但是该方法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通过在护坦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排水管网,并在相应节点设置平压通水孔,降低护坦底板脉动压力,为护坦结构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基础上的横纵排水管网,在横纵排水管网上设有护坦结构,在横纵排水管网的节点位置设置有向上伸出的平压通水孔。
前述的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所述平压通水孔内置排水盲材,所述排水盲材使用锚固钢筋进行锚固。
前述的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所述横纵排水管网采用在基础开设管槽的方式布置,其尺寸≤10×10cm,间距为5×5m,管槽内埋设排水盲材,所述排水盲材使用锚固钢筋进行锚固。
前述的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所述管槽高程低于护坦结构基础高程。
前述的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所述平压通水孔直径≤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护坦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横纵排水管网,并在相应节点设置平压通水孔。脉动压力通过护坦结构底板与基础之间的水作为介质传递,当脉动压力产生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横纵排水管网及平压通水孔快速将护坦结构底板与基础之间的水排出,快速降低脉动压力,为护坦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横纵排水管网,2-平压通水孔,3-护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改善护坦受力条件的结构,如附图1-2所示,在浇筑护坦结构3之前,先设置在基础上的横纵排水管网1,然后在横纵排水管网1上设有护坦结构3,在横纵排水管网1的节点位置设置有向上伸出的平压通水孔2。使用过程中,脉动压力通过护坦结构3底板与基础之间的水作为介质传递,当脉动压力产生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横纵排水管网1及平压通水孔2快速将护坦结构3底板与基础之间的水排出,快速降低脉动压力,为护坦结构3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所述平压通水孔2内置排水盲材,所述排水盲材使用锚固钢筋进行锚固。所述平压通水孔直径≤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护套
- 下一篇:一种金矿浆浓度测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