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自曝气黑臭水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802.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家晴;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曝气黑臭 水体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自曝气黑臭水体处理装置,包括浮床,浮床上加工有种植篮,浮床四周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架,所有纵向支架的底部共同连接有一支撑板;所述装置还包括自吸气曝气系统和生物挂膜载体;自吸气曝气系统包括潜水泵、射流器、多个曝气穿孔管、总通气管以及曝气穿孔板;所述生物挂膜载体设置于自吸气曝气系统的曝气穿孔管上。相比一般水体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增加了生物挂膜和微曝气技术,加强了对水体的扰动性和提高了水体溶氧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得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自曝气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乡水环境遭遇到空前的威胁。城乡河道、湖泊因污染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很大部分河道及湖泊水质已基本处于V类和劣V类水质,多数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缺氧、变黑变臭,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富营养化实质是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得藻类和其他浮游植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质不断恶化,从而使得整个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现象;严重时甚至爆发“水华”,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如何改善河道及湖泊等水域的水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凭借具有可操作性强、运行成本低、易维护、生态风险小、景观效果好等优势,作为一种新型富营养化水体原位修复和控制技术,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但目前的浮床稳定性不高,植物根系微生物附着表面积有限,水体充氧不足、净化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自曝气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移动式自曝气黑臭水体处理装置,包括浮床,所述浮床上加工有多个种植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四周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架,所有纵向支架的底部共同连接有一支撑板;
所述装置还包括自吸气曝气系统和生物挂膜载体;所述自吸气曝气系统包括潜水泵、射流器、多个曝气穿孔管、总通气管以及曝气穿孔板,所述潜水泵与射流器连接,共同位于支撑板上,曝气穿孔板位于潜水泵上方并且曝气穿孔板两端固定于纵向支架上,所述总通气管与射流器接通并且伸出浮床,所述曝气穿孔管两端分别连接在浮床下表面和曝气穿孔板上;
所述生物挂膜载体设置于曝气穿孔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浮床四周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围支架上部。
上述防撞装置优选泡沫板或轻型U-PVC板。
所述生物挂膜载体优选软性纤维涤纶丝。
所述支撑板上和纵向支架上共同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支撑板呈夹角,在挡板与支撑板以及纵向支架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平衡物体。
同侧所述纵向支架共同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一端设置有竖向的固定杆,所述水平杆可沿固定杆和纵向支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相比一般水体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增加了生物挂膜和微曝气技术,加强了对水体的扰动性和提高了水体溶氧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得以提高,可有效缓解富营养化的程度,改善水体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上部设置可拆卸式种植篮,方便对种植植物的回收再利用,浮床漂浮载体采用承插式连接便于自由组合利用。
相比设置空压机的微曝气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行通过泵的抽水产生负压,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水体;空气水流通过挡板反射和穿孔板对生物挂膜及周围水体进行扰动及曝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烘干弧形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