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渣处理的自清理型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9693.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才;曹静;张宇;郝以党;王延兵;刘银梅;张健;韩自博;祝晶晶;常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5/12;C21B3/06;C21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党建华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钢渣处理 料槽结构 卸料装置 自清理型 旋转轴 卸料 高温固态钢渣 本实用新型 容积利用率 快速卸料 框架结构 喷水冷却 生产过程 盛放容器 渣水分离 自清理 作业率 吊运 顶块 刮刀 可用 了吊 料槽 内壁 清料 盛放 细粒 粘结 生产成本 转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渣处理的自清理型卸料装置,包括框架结构(1)、料槽结构(2)、旋转轴(1‑1)、清料刮刀(2‑1)和卸料顶块(2‑2);料槽结构(2)可以围绕旋转轴(1‑1)转动以打开卸料。可用于高温固态钢渣的盛放、吊运、喷水冷却和快速卸料,其结构简单,无需人工维护,具有渣水分离和自清理功能,解决了现有钢渣生产过程中细粒钢渣易于粘结盛放容器内壁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料槽的容积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吊运设备的作业率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固态钢渣盛放、转运和快速卸料的自清理型卸料装置,属于冶金渣固废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渣作为炼钢过程所产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氧化钙,其整体呈碱性状态,另外钢渣中的主要矿物组成多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具有水硬性物质,因此,在钢渣喷水冷却处理过程中,细粒钢渣极易粘结于盛放容器内壁之上,且随时间粘结钢渣料层会越积越厚,不易清理,若清理不及时,会造成盛放容器空间利用率极大降低,单次盛渣量大大减少,增大吊运费用,为减缓上述情况,又需投入大量的人工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用于钢渣处理的自清理型卸料装置是一种适用于高温固态钢渣盛放、吊运、喷水冷却和快速卸料的料槽容器,具有渣水分离和自清理功能,其结构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和料槽结构,旋转轴固定于框架结构上,刮刀、卸料顶块分别焊接固定于料槽结构内部和外部两侧,料槽结构通过旋转轴安放于框架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钢渣处理的自清理型卸料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料槽结构、旋转轴、清料刮刀和卸料顶块;旋转轴固定于框架结构上,清料刮刀固定于料槽结构内部两侧,卸料顶块固定于料槽结构的外部两侧,料槽结构通过旋转轴安放于框架结构上,料槽结构可以围绕旋转轴转动以打开卸料。
其中,框架结构由型钢或钢板焊接而成,在其两端各设有一个旋转轴。
其中,料槽结构由左右两片料槽组成,左右两片料槽内部各安装有一个清料刮刀,外侧各焊接固定有两个卸料顶块,左右两片料槽通过旋转轴联接固定于框架结构上。
其中,通过外部驱动力作用于卸料顶块,左右两片料槽可围绕旋转轴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打开卸料。
其中,料槽结构内部为圆弧面,弧面半径约为0.5-2m,优选为1.2m,以旋转轴为中心,圆弧面与清料刮刀之间间隙为5-15mm,优选为10mm。
其中,左右两片料槽闭合时,其底部形成一条间隙约为2-10mm,优选为5mm的通长滤水细缝,生产过程中,从顶部喷水冷却钢渣时,多余的水分通过钢渣颗粒之间的空隙汇至底部后经由所述细缝排水,从而实现钢渣与水之间的分离。
其中,清料刮刀为碳素钢材质,厚度10-30mm,优选为20mm,其两端通过拉杆与左右两片料槽联接,当外部驱动力作用于左右两片料槽两侧的四个卸料顶块时,左右两片料槽可绕旋转轴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打开,同时通过拉杆拉动清料刮刀沿料槽内圆弧面运动刮料。
其中,所述旋转轴可通过行车板钩进行吊运以完成所述卸料装置在不同位置的转运。
所述料槽结构,料槽结构由左右两片料槽组成,左右两片料槽内部各安装有一个清料刮刀,外侧各焊接固定有两个卸料顶块,通过旋转轴联接固定于框架结构上;通过外力作用于卸料顶块,左右两片料槽可沿旋转轴转动打开卸料;料槽内部为圆弧面,弧面半径约为1.2m,以旋转轴为中心,与清料刮刀之间间隙约为10mm,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钢渣细粒粘结,且便于清料刮刀清除料槽内部板结的细粒钢渣。左右两片料槽闭合时,其底部形成一条间隙约为5mm的通长滤水细缝,生产过程中,从顶部喷水冷却钢渣时,多余的水分通过钢渣颗粒之间的空隙汇至底部后经由细缝排水,从而实现钢渣与水之间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9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滑动接触的万向输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