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度实验室沉降菌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8138.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9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丽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壁 培养皿 顶壁 上底面 皿体 本实用新型 开口空间 凸面结构 罩体结构 沉降菌 内侧壁 下底面 皿盖 外周 凸透镜 活动覆盖 实心材质 透明网格 一端开口 结合面 外侧壁 凹陷 菌落 延伸 粘合 放大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度实验室沉降菌培养皿,包括皿体以及活动覆盖在皿体上的皿盖,皿体包括底壁和沿底壁的外周延伸的内侧壁,底壁由上底面和下底面粘合而成,且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设有透明网格层,底壁和内侧壁形成有一定容积的开口空间,皿盖为由顶壁和沿顶壁外周延伸的外侧壁构成的一端开口的罩体结构,该罩体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空间的直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结合面为平面,另一面均为实心凸面结构,顶壁为向外凹陷的曲面;所述实心凸面结构的直径与顶壁的曲面半径相同。本实用新型将培养皿的底壁设计成为两面凸面的实心材质,利用凸透镜放大的原理,方便观察细小菌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度实验室沉降菌培养皿。
背景技术
作为培养基的容器,培养皿在细胞或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已有数十年,常在实验室中使用。培养皿通常为圆形,由容纳培养基的皿体和相配套的皿盖组成。皿盖放置于皿体上,可防止培养基被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等污染,同时允许空气通过以利于细胞或微生物的存活、生长及观察、检测。其中皿盖的底壁和皿体顶壁基本全部为直板。
作为GMP车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限度实验室,担任着对整个环境的检测的重任,并且国家对限度实验室检测的内容和指标也有明确的界定,其中沉降菌是一个重要指标。沉降菌的检测正常流程为先将盛有特定培养基的培养皿开盖放置一定时间,然后盖上皿盖,在特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然后对生长出来的菌落进行观察和计数。对于不同洁净度的车间菌落数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观察时,个头较大的菌落比较容易,但是个头较小的很难观察。因此,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视角的放大,使用时,需要将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才能形成一正立虚像,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度实验室沉降菌培养皿,方便观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限度实验室沉降菌培养皿,包括皿体以及活动覆盖在皿体上的皿盖,所述皿体包括底壁和沿底壁的外周延伸的内侧壁,所述底壁由上底面和下底面粘合而成,且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设有透明网格层,所述底壁和内侧壁形成有一定容积的开口空间,所述皿盖为由顶壁和沿顶壁外周延伸的外侧壁构成的一端开口的罩体结构,该罩体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空间的直径;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结合面为平面,另一面均为实心凸面结构,所述顶壁为向外凹陷的曲面;所述实心凸面结构的直径与顶壁的曲面半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底面的实心凸面结构的曲度与顶壁的曲度相互吻合。
作为优选,所述网格层的网格内设有编号。
作为优选,所述实心凸面结构采用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培养皿的底壁设计成为两面凸面的实心材质,利用凸透镜放大的原理,方便观察细小菌落,相比于传统的直板培养皿更加精确的观察和计数;通过皿盖和皿体结构的合理设计,使用时可以将皿盖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将皿体放置在桌面上,就可以避免其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明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丽,未经张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8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