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7642.4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0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马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连接器 前壳组件 后壳体 本实用新型 扣合结构 对接结构 绝缘本体 绝缘座 屏蔽件 主体部 屏蔽 模组 组装 产品品质 前壳体 固设 前壳 体内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包括前壳组件以及后壳体。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绝缘座的屏蔽件,屏蔽件具有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两侧分别延伸出的一对扣合结构。后壳体具有一对对接结构,分别用以与前述的扣合结构相对接,从而将前壳组件连接于后壳体。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利用前壳组件上的扣合结构,与后壳体上对接结构相对接,可以提升组装的稳定性,增加组装的机械强度,降低插头连接器损坏的风险,提升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用以电性接触插座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插头对接连接器和插座对接连接器一般用于线对线、板对线、板对板等的电性对接。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插头连接器中具有前壳体及后壳体,插头连接器的许多内部元件,分别设置在前壳体以及后壳体中以固定位置,并且由前壳体及后壳体提供保护的功能。已知插头连接器中的前壳体及后壳体均为金属,一种习知的作法是利用塑胶件将前壳体与于后壳体组装在一起。这样的组装方式除了有组装密合度不佳、组装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外,当插头连接器经过多次使用上的插拔后,会让前铁壳与后铁壳之间发生晃动,甚至是发生松脱的状况。当前铁壳与后铁壳松脱后,会拉扯到插头连接器内部的电路板、缆线等元件,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是短路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插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部元件可以稳固组装的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用以与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包括前壳组件以及后壳体。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绝缘座的屏蔽件。屏蔽件具有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两侧分别延伸出的一对扣合结构。后壳体具有一对对接结构,分别用以与扣合结构相对接,从而将前壳组件连接于后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前壳组件上具有一对扣合结构,后壳体上具有一对对接结构,利用扣合结构与对接结构相对接的方式,让前壳组件可以稳固与后壳体组装,提升了组装的机械强度,降低插头连接器损坏的风险,提升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屏蔽模组及后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扣合结构与对接结构接合时的示意图。
图5为前壳组件连接于一部分的后壳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 1 前壳组件 10
前壳体 11 绝缘本体 12
屏蔽模组 13 屏蔽件 131
主体部 1311 扣合结构 1315
绝缘座 132 上绝缘座 1321
下绝缘座 1322 后壳体 20
第一后壳体 21 第二后壳体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7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