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6709.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车克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泰清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西青区滨海高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处理 恶臭 气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和微生物培养架,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底部一侧开设有进气接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外侧壳体上焊接有加湿供水管,所述处理装置本体顶部通过气体排放管与引风机连通,且引风机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排放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等距设有三个微生物培养架。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三个微生物培养架,且三个微生物培养架内部填充不同的土壤基质,从而可以培育处不同的卫生物,使得处理装置本体生长的微生物种类齐全,可以对臭气内部不同的制臭物质进行分解,提高了该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的处理效果,使得该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处理的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14554-93将恶臭定义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等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进水格栅、嚗气沉沙池、初沉池等处,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转运等处,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堆肥处理、填埋、焚烧、转运等处,以及化学制药、橡胶塑料、油漆涂料、印染皮革、牲畜养殖和发酵制药等相应的产生源处,生物法除臭工艺是将气体收集并加湿后通过管道输入生物滤床底部并使其扩散于土壤内,臭气中多种污染成分溶于水后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在土壤颗粒表面可逐渐培养出针对致臭物质的微生物,并可不断将致臭物质分解,完成脱臭。
传统的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除臭的效果较差,除臭不够全面和彻底,同时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和微生物培养架,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底部一侧开设有进气接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外侧壳体上焊接有加湿供水管,所述处理装置本体顶部通过气体排放管与引风机连通,且引风机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排放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等距设有三个微生物培养架,且三个微生物培养架上下之间均通过集气罩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底部的微生物培养架通过供气连接管与进气接口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架内部下表壁固定有布气管道,所述微生物培养架连接金属隔网,所述微生物培养架内部位于金属隔网之间填充有土壤基质,所述微生物培养架上方均固定有加湿喷头,且加湿喷头通过加湿连接管与加湿供水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个微生物培养架均为圆盘结构,且三个微生物培养架的直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布气管道为多组同心圆环形结构气管焊接而成,且布气管道与进气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金属隔网共设有三个,且三个金属隔网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个微生物培养架内部均填充有土壤基质,且三个微生物培养架内部填充的土壤基质各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三个微生物培养架,且三个微生物培养架内部填充不同的土壤基质,从而可以培育处不同的卫生物,使得处理装置本体生长的微生物种类齐全,可以对臭气内部不同的制臭物质进行分解,提高了该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的处理效果,使得该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处理的更加全面,其次,通过设有金属隔网,可以使得土壤基质保证蓬松,使得土壤基质孔隙度合理,从而方便臭气的流通,同时通过设有布气管道,可以使得臭气流通均匀,从而显著提高该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的处理效率,同时对臭气处理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泰清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泰清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6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