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地脚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5025.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全丰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地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脚线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地脚线。该地脚线包括:平板主体,其上端设置有主体榫槽,所述主体榫槽的一侧面体加长高于另一侧面体用于将平板主体固定于墙体上;造型木线,其下端设置有木线榫槽,所述木线榫槽的一侧面体置于主体榫槽内,所述木线榫槽接纳主体榫槽较低的一侧面体形成造型木线与平板主体的相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将脚线造型部分与直板部分分开,利用榫卯技术可以实现将直板部分先与墙体固定,后将造型部分扣在已固定好的直板部分即可,可以将钉眼隐藏在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脚线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地脚线。
背景技术
地脚线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PVC材质与木材质,对于实木的地脚线,多为一体化成型,安装采用直钉方式,后进行钉眼修补,但是即使修补后的地脚线,在整体的上线条减少了饱满度,同时直接钉钉子的方式,需要专业的工人去操作,否则会会造成地脚线的裂开,严重影响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地脚线,解决一体化的地脚线安装后需要后期修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地脚线,该地脚线包括:
平板主体,其上端设置有主体榫槽,所述主体榫槽的一侧面体加长高于另一侧面体用于将平板主体固定于墙体上;
造型木线,其下端设置有木线榫槽,所述木线榫槽的一侧面体置于主体榫槽内,所述木线榫槽接纳主体榫槽较低的一侧面体形成造型木线与平板主体的相配合结构用于固定,防止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造型木线的安装时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开口槽用于与主体榫槽的较高的侧面体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榫槽置于木线榫槽内的侧面体的宽度比木线榫槽宽度小0.2~0.3mm。
进一步地,所述造型木线的置于主体榫槽内的侧面体的宽度比主体榫槽宽度小0.2~0.3mm。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榫槽的较高的侧面体的厚度为5-6mm。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主体安装时靠近墙体侧开设有防变形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脚线造型部分与直板部分分开,利用榫卯技术可以实现将直板部分先与墙体固定,后将造型部分扣在已固定好的直板部分即可,可以将钉眼隐藏在内部。不需要后期修补,大大增加了产品美观度,由于采用隐藏的方式,因此不要求安装技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型木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结合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地脚线,该地脚线包括:平板主体10,其上端设置有主体榫槽13,主体榫槽13的一侧面体加长高于另一侧面体用于将平板主体固定于墙体上作为安装部14;
另一部分为造型木线20,其下端设置有木线榫槽22,木线榫槽22的一侧面体21置于平板主体10的主体榫槽13内,木线榫槽13接纳主体榫槽较低的一侧面体形成造型木线与平板主体的相配合结构用于固定,防止错位。
造型木线20的安装时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开口槽23用于与主体榫槽的较高的侧面体相配合,因此在宽度上需要开口槽宽度与平板主体10的安装部14是一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全丰,未经李全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5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时调节温度的弯管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