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4647.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8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印机 复合 喷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塑性材料的缸筒,所述缸筒顶部连接有送料管,缸筒底部固设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底部可拆卸的装配有第二喷嘴,所述缸筒内还设置有用于将塑性材料挤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的送料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类似雕塑泥的塑性材料的3D打印作业;并且便于更换不同口径的喷嘴,能够适用于不同粘度的塑性材料及其不同精度要求的产品的3D打印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其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高能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陶瓷粉末、塑料及细胞组织等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成型的制造方法。常见的3D打印机大多使用PLA、ABS等热塑性材料进行打印,但在一些专业领域如需要使用类似雕塑泥的塑性材料进行打印,并且现有的塑性材料喷嘴多是固定的,不方便进行更换,同时难以适用于不同粘度的塑性材料及其不同精度要求的产品的3D打印作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类似雕塑泥的塑性材料的3D打印作业;并且便于更换不同口径的喷嘴,能够适用于不同粘度的塑性材料及其不同精度要求的产品的3D打印作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塑性材料的缸筒,所述缸筒顶部连接有送料管,缸筒底部固设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底部可拆卸的装配有第二喷嘴,所述缸筒内还设置有用于将塑性材料挤出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的送料机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装配于3D打印机上,通过送料管向缸筒内注入塑性材料,在送料机构的作用下将缸筒内的塑性材料挤压至第一喷嘴进料口,然后塑性材料经过第一喷嘴内的通道后、从第一喷嘴出料口进入第二喷嘴内的通道,然后从第二喷嘴出料口挤出,实现了塑性材料的3D打印作业。由于第二喷嘴是可拆卸的装配于第一喷嘴底部,有利于第二喷嘴的安装、拆卸与更换。当需要打印的产品精度要求较高时,装配口径较小的第二喷嘴,以保证打印成型的产品细腻光滑,具备所需的精度要求,并特别适用于粘度较低的塑性材料的3D打印作业。当需要打印的产品精度要求不高时,装配口径较大的第二喷嘴或不装配第二喷嘴,能够获得较快的打印效率,同时也适用于各种粘度的塑性材料的3D打印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装配于缸筒内的转轴,沿转轴的轴向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所述缸筒顶部装配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转轴相连接。通过上述具体的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将缸筒内的塑性材料挤压出第二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搅拌叶片上开设有搅拌孔。在搅拌孔与螺旋搅拌叶片的作用下,使塑性材料进一步的混合均匀,能够保持塑性材料的流动性,特别是能够克服塑性材料在缸筒内久置后流动性降低的情况,保证产品的3D打印作业顺畅,确保产品的3D打印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所述缸筒与第一喷嘴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所述第二喷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的装配于第一喷嘴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复合式喷头装置,所述第二喷嘴与第一喷嘴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能够避免塑性材料从第二喷嘴与第一喷嘴的连接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4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用育苗装置
- 下一篇:矩阵式连续图像采集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