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渗液的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4317.2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9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正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33/00;H01M2/3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周敏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装置 渗液 新能源汽车 吸液单元 阻燃 电池 本实用新型 吸水性树脂 串联设置 吸水能力 碳纤维 包覆 换纸 泡棉 工作量 便利 吸收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渗液的吸收装置,吸收装置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吸液单元,大小不同的吸水性树脂包覆于具有阻燃作用的碳纤维泡棉中组成吸液单元。吸收装置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能够吸收其质量20倍的渗液,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减少了频繁换纸或者布的工作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渗液的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池在工作时,会有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体渗出,如果不加以处理,则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电池周边放置布或者纸来吸收渗液,但是,一方面,布或者纸对渗液的吸收量有限,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纸或者布,另一方面,纸跟布都是易燃物品,因此,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的、高吸水性的新能源电池渗液的吸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渗液的吸收装置,所述的吸收装置包括包覆层、包裹于所述的包覆层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
具体地,所述的包覆层的材质为碳化纤维针刺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包覆层的材质为具有阻燃作用的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包覆层购自江苏凯盾新材料有限公司。
具体地,所述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包括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和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所述的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粒径大于所述的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购自德国巴斯夫公司的高吸水性树脂,所述的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购自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AP-30的高分子吸水树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所述的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杂乱地包裹于所述的包覆层内。
具体地,所述的包覆层和所述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构成吸液单元,所述的吸收装置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所述的吸液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吸液能力,能够吸收其质量20倍的渗液,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其中:1、包覆层;2、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3、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渗液的吸收装置,包括包覆层1、包裹于所述的包覆层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
包覆层1的材质为购自江苏凯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阻燃的碳化纤维针刺无纺布。
高分子吸水树脂包括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2和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3,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2的粒径大于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3的粒径,同时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2和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3杂乱地包裹于包覆层1内。
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2购自德国巴斯夫公司的高吸水性树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3购自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AP-30的高分子吸水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4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猫眼立体防伪硅胶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亚克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