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充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0384.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环永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充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家用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和发展,永磁材料需要量越来越大,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永磁材料大多采用钕铁硼、铁氧体、铝镍钴、钐钴等,这些材料经充磁电源的高压大电流向螺线管瞬间脉冲放电,使其磁化,具有矫顽力大、性能稳定等特点。
磁性产品充磁的手段或者方法根据磁性产品的性能要求或者使用场合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充磁设备来实现。市场上普通充磁设备为手动操作,工人磁片放置到充磁设备上,手动操作充磁装置将磁性产品压紧,充磁时通过手工带动磁化头动作。当充磁完成后,工人需要用手取出磁环,然后循环上料、充磁、下料的动作。这种充磁设备需要工人不停的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充磁效率低,人为因素较多,充磁质量差,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的充磁设备。
公开号为CN10368081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送料、落料和充磁全自动的多极磁环充磁设备,通过旋转板和推动油缸的设置,使得磁化头位于充磁孔上方位置时,推动油缸的推杆动作穿过旋转板上的贯穿孔后,推动磁化头下落至充磁孔中,对充磁孔中的磁环实现自动充磁,同时,位于收料台上方的推动油缸的推杆动作穿过旋转板和磁化头上的贯穿孔后,将吸附在磁化头底端的磁环推离磁化头,实现落料。上述专利虽然实现了充磁过程的自动化,但是仍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单次充磁过程仅能针对一个工件充磁,工作效率较低;其次,采用磁化头充磁,充磁效果以及适用场景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工作效率低、充磁效果以及适用场景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动充磁设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充磁设备,包括:
工作台,安装有充磁座和机头支架;
所述充磁座,设置对多个工件固定限位的限位结构;对应所述工件开设有贯通孔;
顶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充磁座下方,通过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贯穿所述贯通孔驱动所述工件脱离所述限位结构的限制;
充磁机头,位于所述充磁座的上方,对应多个所述工件设置有充磁线圈;通过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机头支架,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充磁座;
充磁主机,与所述充磁线圈连接,所述充磁主机储能并通过所述充磁线圈释放实现对所述工件充磁。
可选的,所述充磁座开设贯通所述充磁座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可拆卸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并设置有贯通所述限位板的所述贯通孔。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为对应每个所述工件外周轮廓或拼装完成后所述工件外周轮廓设置的限位槽。
可选的,所述顶出结构为对应所述工件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安装于中间座,所述中间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杆。
可选的,所述机头支架为倒U型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底端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横梁。
可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外侧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气缸运动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二立柱外侧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气缸运动的第二开关。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控制所述充磁主机通过所述充磁线圈充磁的脚踏开关。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充磁机头的冷水机。
可选的,所述充磁机头作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针对单个所述工件充磁的充磁模块。
可选的,所述充磁模块由第一间隔槽分为用于实现多极充磁的两个充磁区域,每个所述充磁区域由第二间隔槽分为N极充磁区和S极充磁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充磁设备,首先,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实现一次对多个工件的充磁,提高了充磁效率,并保证了充磁质量的一致性;其次,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避免工件吸附与充磁机头,简化了充磁工序以及充磁设备的整体结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充磁设备,其设置有限位结构的限位板可拆卸安装于充磁座,设置有顶杆的中间座可拆卸安装于第二气缸。如此设计,可以通过更换简单零部件,适应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工件,适应性和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环永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环永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0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