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7952.8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魏亚海;刘永智;陈文林;郑远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狮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6 | 分类号: | A47J27/16;A47J27/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炉 气态水分子 食品加热 多功能食品 输气管道 导入管 本实用新型 食品托架 发生器连接 加热过程 可拆卸的 受热均匀 发生器 传统的 外壁 加热 连通 油烟 穿过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其包括烹饪炉箱体、气态水分子发生器、用于输送气态水分子的输气管道和多个食品托架,多个所述食品托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烹饪炉箱体的内部,且形成具有多个食品加热层的烹饪炉箱体,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态水分子发生器连接,所述输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导入管,各所述导入管穿过所述烹饪炉箱体的外壁分别与各所述食品加热层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食品烹饪炉在不同食品加热层分别设有气态水分子的导入管,每层食品加热层上的食品都直接的受到该层气态水分子的加热,受热均匀;不同于传统的煎、炒、炸、蒸和煮等方式,不会破坏食品的形状,加热过程没有油烟产生,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的多功能食品烹饪炉。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在的烹饪炉采用燃气(电磁)生产蒸汽,蒸汽中含有的温度蒸汽使烹饪炉中的食品加热煮熟。但是目前的烹饪炉产生的水蒸气温度为100~200度左右以水团、水雾形式携带热量。这样水蒸气携带的热量不大且非密封环境下作业,烹饪炉随温度不稳定,烹饪炉内的蒸汽也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凝结成水滴,从而影响食品的烹调,加热时间过长效率太低。同时,烹饪炉的应用单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该多功能食品烹饪炉提供高温蒸汽和稳定的加热环境,能够快速的加热食品,效率高,还可以利用对食品和餐具进行消毒,提高其应用领域。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炉箱体、气态水分子发生器、用于输送气态水分子的输气管道和多个食品托架,多个所述食品托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烹饪炉箱体的内部,且形成具有多个食品加热层的烹饪炉箱体,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态水分子发生器连接,所述输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导入管,各所述导入管穿过所述烹饪炉箱体的外壁分别与各所述食品加热层连通。
可选的,所述导入管的端口位置处于所述食品托架的中心的正上方。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输气管道上,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各所述导入管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处于所述烹饪炉箱体内的所述导入管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输出孔。
可选的,所述烹饪炉箱体的外侧设置隔热层。
可选的,还包括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与所述烹饪炉箱体的下端设有的排水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食品托架为不锈钢材料。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烹饪炉,主要是针对多层食品加热层内食品采用气态水分子加热,由于气态水分子的温度比水蒸汽的温度高,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该多功能食品烹饪炉还采用在不同食品加热层分别设有气态水分子的导入管,这样多个导入管可以直接将气态水分子对准各个食品加热层上的食品,因此,每一层食品加热层上的食品都直接的受到该层气态水分子的加热,受热均匀。同时气态水分子源源不断的从导入管喷口喷出,气态水分子接触食品后温度降低,成为饱和蒸汽,在烹饪炉底部继续冷凝成水,汽和水的混合物从烹饪炉下端排水口排出,热能回收使用,整个加热过程属于微氧甚至无氧状态下的动态加热过程,食品加热时不会被氧化,食品营养成分保留高。气态水分子从导入管喷口喷出温度在250度以上,直接喷在食品表面,不但杀菌效果明显,食品表面农药化肥残余物和杂质在高温气态水分子的作用下迅速分解,由于本食品加热过程属于动态过程,这些有害分解物随着流动的气体排到烹饪炉外面。本多功能食品烹饪炉加热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煎、炒、炸、蒸和煮等方式,加热过程不需要翻动食品,不但省去人工,同时不会破坏食品的形状,加热过程没有油烟产生,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狮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狮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7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