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7343.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万明;杨宇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c 单片机 电子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销售的电子密码锁在设计侧重面上普遍倾向于密码锁的安全程度,忽视了内部响应处理单元的设计。导致多数高安全级别密码锁在采集密码源、识别密码源、比对密码源与处理反馈一系列指令动作之间的处理响应时间多慢,造成密码锁整体反应时间过长,无法做到即时识别解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虹膜特征采集单元与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利用虹膜特征采集单元内的RER-720P2CAM 3D摄像头、SN9C5811B图像编码器、74HC574信号触发IC与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内的STC12C4052单片机解密芯片、AT89S51-24PU微电路控制芯片对生物密码源快速比对,完成比对反馈,实现即时识别解锁的效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其组成包括:虹膜特征采集单元、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所述虹膜特征采集单元包括:RER-720P2CAM 3D摄像头、SN9C5811B图像编码器、74HC574信号触发IC。所述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包括:STC12C4052单片机解密芯片、AT89S51-24PU微电路控制芯片。所述STC12C4052单片机解密芯片内部集成静态存储器,可对虹膜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作为比对数据库基础数据,所述74HC574信号触发IC可对虹膜图像数据进行短时间数据存储,用于避免异常断电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RER-720P2CAM 3D摄像头,高清晰度采集活体虹膜图像数据,提升安全级别。
2.本实用新型采用STC12C4052单片机解密芯片,瞬态对密码源进行解码比对识别,有效缩短处理时间。
3.本实用新型采用AT89S51-24PU微电路控制芯片,快速对匹配密码信号做出开锁电路控制,完成开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包括:虹膜特征采集单元1、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2。
通过所述虹膜特征采集单元1内的RER-720P2CAM 3D摄像头3对距离30厘米外50厘米内,夹角45度范围内的活体生物虹膜图像进行采集,通过所述虹膜特征采集单元1内的SN9C5811B图像编码器4对所述虹膜特征采集单元1内的RER-720P2CAM 3D摄像头3采集的虹膜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将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虹膜特征采集单元1内的74HC574信号触发IC5进行二级单元指令信号触发;所述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2内的STC12C4052单片机解密芯片6经所述74HC574信号触发IC5触发信号激活后,对所述RER-720P2CAM 3D摄像头3采集的虹膜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特征识别,根据芯片内部逻辑架构,快速对所述RER-720P2CAM 3D摄像头3采集的虹膜图像数据进行虹膜特征匹配分析,并做出反馈;当虹膜图像数据匹配成功时,瞬态生成电频指令信号至所述STC生物密码管控单元2内的AT89S51-24PU微电路控制芯片7,由所述AT89S51-24PU微电路控制芯片7对密码锁的电子锁内电子锁簧做闭合电路操作,致使电子锁成开锁状态,完成解锁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摄像头、图像编码器、信号触发IC、单片机等芯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芯片/集成电路,其管脚之间的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芯片/集成电路说明书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万明;杨宇,未经徐万明;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7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网关及门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eID认证的智能锁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