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5529.4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叶丽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甫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40/42;H01L31/054;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透镜 太阳能板 太阳能发电装置 聚光式 太阳能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旋转伸缩杆 凹面镜 光源感应器 顶端设置 工作效率 散热扇 太阳光 有机壳 遮光板 电机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包括第一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顶端设置有光源感应器,所述第一凸透镜一侧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一侧设置有旋转伸缩杆,所述旋转伸缩杆一侧设置有遮光板,所述机壳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透镜,所述机壳外侧连接有散热扇,所述第二凸透镜一侧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凹面镜,所述凹面镜一侧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太阳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一侧设置有电机;该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第一凸透镜与第二凸透镜的作用,使太阳光聚在一起,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属于电力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而太阳能通过太阳能板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太阳能蓄电池中,因此,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必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使用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顶端设置有光源感应器,所述第一凸透镜一侧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一侧设置有旋转伸缩杆,所述旋转伸缩杆的数量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透镜两端,所述旋转伸缩杆一侧设置有遮光板,所述机壳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透镜,所述机壳外侧连接有散热扇,所述第二凸透镜一侧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凹面镜,所述凹面镜一侧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太阳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一侧设置有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感应器、所述散热扇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凸透镜与所述遮光板通过胶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内自带有电机控制器,所述光源感应器与电机控制器信号相连,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伸缩杆通过联轴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阳光照射在光源感应器上,随后光源感应器发射信号至电机控制器,这时电机控制旋转伸缩杆进行转动,使第一凸透镜一直对着阳光最强处,阳光通过第一凸透镜进入机壳内,由遮光板的作用,使太阳光通过第二凸透镜,由第一太阳能板将大部分阳光转化为电能储存至太阳能蓄电池内,没有通过第一太阳能板的阳光通过凹面镜照射在第二太阳能板,第二太阳能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太阳能蓄电池中,而散热扇的作用则是保持机壳内的温度不会太高,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简单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甫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甫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5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