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置放空设备的调蓄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7643.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潘炜;张留瓅;黄坚萍;戚勤耕;史金斌;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输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空 调蓄池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输送压力 干线 泵连接 池水位 放空管 空模式 输入端 池体 配置 排水 体内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置放空设备的调蓄池,包括:池体;包括:放空泵,置于池体内底部;放空管,输入端与放空泵连接,输出端连接至排水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泵排放空模式,无须降低前池水位,在干线输送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即可启动调蓄池放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置放空设备的调蓄池。
背景技术
由于服务范围内雨污混接现象严重,为防止雨天混接雨水量超过系统输送能力,新西干线蕴藻浜泵站内设有国内首座污水干线调蓄处理池,在上游来水加大而下游泵站超量运行时,可启用对混接污水进行临时贮存和处理。
蕴藻浜调蓄池原放空模式采用重力放空进入泵站前池,再经泵站提升进入干线的模式。由于干线服务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及周边管线水量变化等客观原因,泵站前池水位不能达到原设计放空水位。调蓄池的放空需在干线输送压力较低的情况下,通过上下游泵站配合以降低前池水位,且仍无法彻底放空,留有约50%的污水(水深约4m),放空时间超过10hr。如遇突发天气,调蓄池难以及时投入使用,造成多次泵站非紧急状况下的排江,对河道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配置放空设备的调蓄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配置放空设备的调蓄池,包括:
池体;
包括:
放空泵,置于池体内底部;
放空管,输入端与放空泵连接,输出端连接至排水干线。
所述放空泵共设有两台。
所述放空管包括放空干管和两根放空支管,所述放空干管的输入端分别与两根放空支管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连接至排水干线,两根放空支管的输入端分别与两台放空泵对应连接。
所述放空干管上设有浮箱拍门。
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浮箱拍门。
所述池体底部设有用于容置放空泵的排泥槽,所述放空泵位于该排泥槽。
所述调蓄池还包括排污泵,该排污泵与放空泵并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放空限制条件少:由于采用了泵排放空模式,无须降低前池水位,在干线输送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即可启动调蓄池放空。
2)放空水位低:由于采用了泵排放空模式,且水泵安装位置较低,因此可将调蓄池内污水降低至0.8m,其余由排泥泵拍出。
3)放空时间短:由于采用泵排放空模式,因此可将调蓄池放空时间缩短至约7.5hr。
4)消耗能源少:由于调蓄池出水直接进入泵站出水井,无须再次提升,因此可节省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池体,2、放空泵,3、放空管,4、浮箱拍门,11、排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配置放空设备的调蓄池,如图1所示,包括:
池体1;
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输送分公司,未经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输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路面的排水盖
- 下一篇:一种暗挖式蓄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