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艇的穿透式连接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8266.6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柳杨;唐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海的水上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3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穿透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只领域,特别是一种充气艇的穿透式连接件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艇上设置连接件用于连接外连围栏、外连支杆等。连接件一般来说即为螺丝,由于充气艇的充气特性,在充气艇船舷上较难固定连接件。
因此传统做法是将连接件粘合在船舷上,而考虑到充气艇船舷材质的特性,现有的连接件都是pvc连接件,连接强度达不到要求;也有考虑采用直接从充气艇船舷上直接穿透皮质的连接件,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船舷为柔性材料,连接件大强度晃动如何保证两者间接缝处不会开裂漏气;一个是外连围栏对连接件会有向下的压力,本身连接件就是上方贴在船舷内侧,如果没有好的粘黏,连接件受强压会脱落在船舷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充气艇的穿透式连接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充气艇的穿透式连接件结构,它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上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贴在充气艇的气囊皮质层的内面,连杆穿过气囊皮质层且露在气囊外,连杆上套设盖板,所述底座和盖板均与气囊皮质层粘黏连接,并且底座和盖板以内、外夹压气囊皮质层,底座和盖板相对面设有契合的凹、凸模块,当底座和盖板对夹时,凹、凸模块使气囊皮质层成褶皱陷入凹、凸模块内,所述的底座下方贴设气密膜,气密膜将底座完全覆盖,并且气密膜周圈延伸贴在气囊皮质层的内面。
所述的连杆为螺杆,外连部件螺纹连接螺杆时,外连部件的底部压在盖板上方。
所述的连杆为螺杆,螺杆上设有螺母,螺母压在盖板上方。
所述连杆中心设有螺孔,连杆外侧设有螺纹,连杆上设有螺母,螺母压在盖板上方。
所述的凹、凸模块以连杆为中心,并连续环绕连杆设置。
所述的凹、凸模块处于底座和盖板的中心,连杆同样设在底座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增强了连接件连接时的稳定性,对连接件穿透气囊的气密做到了三重加固,同时又形成对连接件的粘黏脱落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杆穿过气囊皮质层的立体图。
图中:1、外连部件;2、连杆;3、盖板;4、胶体;5、气囊皮质层;6、气密膜;7、凸模块;8、凹模块;9、底座;10、螺母;1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9,底座9上设有一根与其垂直的连杆2,连杆2穿过气囊皮质层5且露在气囊外,在气囊外设有盖板3套入连杆2。
底座9与气囊皮质层5内侧、盖板3与气囊皮质层5外侧均设有胶体4黏贴。底座9上以连杆2为轴心设有一圈凹模块8,盖板3上设有一圈凸模块7,当底座9和盖板3对夹时,凹模块8、凸模块7使气囊皮质层5成褶皱陷入凹模块8、凸模块7内。制作时,强压作用在底座9和盖板3上,使气囊皮质层5塌陷变形压入凹模块8中,然后等胶体4干燥后气囊皮质层5的褶皱便能稳定成型。
底座9下方贴设气密膜6,气密膜6将底座9完全覆盖,并且气密膜6周圈延伸贴在气囊皮质层5的内面。
连杆2为螺杆,例如围栏等外连部件1螺纹连接螺杆时,外连部件1的底部压在盖板3上方。
因此本实用新型有三层气密,一层是底座9与气囊皮质层5之间的胶体4,一层是气密膜6,再一层是成褶部位形成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外连部件1向下的作用力被盖板3承受。
实施例2
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连杆2为螺杆,螺杆上设有螺母10,螺母10压在盖板3上方。螺杆与外连部件1螺纹连接。底座9承受的力被转移到盖板3上,螺母10能反向提拉连杆2和底座9。
实施例3
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连杆2中心设有螺孔11,连杆2外侧设有螺纹,连杆2上设有螺母10,螺母10压在盖板3上方。螺纹与外连部件1螺纹连接。
实施例4
图4所示,实施例4又列举了一种凹模块8、凸模块7的布局,此时凹模块8、凸模块7处于底座9和盖板3的中心,连杆2同样设在底座9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海的水上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海的水上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8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具有减震功能的凝水观察柜
- 下一篇:锚漂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