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除甲醛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5629.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新;窦建明;徐文斌;温广;朱亮;赵同同;冯迎洲;郭怡轩;刘在棋;徐云峰;李杰;王瑞云;赵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新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53/75;B01D53/86;B01D53/72;B01D53/58;B01D53/44;A01G9/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6000 甘肃省陇南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吸附装置 交换器 微型物联网 物联网 花盆 卡接 本实用新型 甲醛检测仪 活性炭 花盆盆体 安装槽 安装盘 除甲醛 进气口 室内空气状况 净化空气 实时监测 室内甲醛 数据传输 无线连接 用户终端 智能设备 智能手机 种植植物 甲醛 告知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除甲醛花盆,包括花盆盆体、检测装置、甲醛检测仪、吸附装置、活性炭安装盘和微型物联网交换器,所述检测装置卡接于花盆盆体的底部,在检测装置上设有进气口,甲醛检测仪固定于检测装置内;吸附装置卡接于检测装置的底部,吸附装置上设有安装槽,活性炭安装盘卡接于安装槽上,微型物联网交换器固定于吸附装置上,检测装置与微型物联网交换器相连,微型物联网交换器与智能手机的用户终端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时监测室内甲醛含量,通过物联网将数据传输到户主的智能设备上,告知用户室内空气状况;在监测的同时,吸附装置能够起到减少甲醛的作用,且花盆内种植植物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可去除甲醛的花盆,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所产生的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小孩及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甲醛中毒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严重时可造成癌症。
为了减少甲醛对人体的影响,对于家庭新房装修后,大多以采用敞放的方式来让甲醛散去,具体敞放的时间多长,则没有一个规定。实际上,甲醛不仅存在于家装的基材中,还存在于家具、家电的材料上,短时间的敞放只能够减少部分甲醛,并无法估算房间内剩余甲醛的多少。另外,对于家里新购买的家具也是无法监测其甲醛含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含有甲醛的房间中,对身体尤为不利。
另外,现有的物联网应用到各个领域,已经具备成熟的物联信息交换功能,但在智能家庭生活中,针对于家庭甲醛监测的物联网还未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对家庭室内装修、家具等甲醛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减少,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除甲醛花盆,实时监测室内甲醛含量,监测数据可实现物联信息交换,同时还起到吸附甲醛、减少甲醛的作用,花盆内种植植物还可以净化空气,保障家庭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除甲醛花盆,包括花盆盆体,在花盆盆体的底部设有花盆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甲醛检测仪、吸附装置、活性炭安装盘和微型物联网交换器,所述检测装置卡接于花盆盆体的底部,在检测装置上设有进气口,甲醛检测仪固定于检测装置内;吸附装置卡接于检测装置的底部,吸附装置上设有安装槽,活性炭安装盘卡接于安装槽上,微型物联网交换器固定于吸附装置上,检测装置与微型物联网交换器相连,微型物联网交换器与智能手机的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检测装置内设有进气扇,进气扇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检测装置固定,且进气扇与检测装置的电机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吸附装置的侧面设有与微型物联网交换器相连的显示屏。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活性炭安装盘上设有安装盘透气孔。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吸附装置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透气孔。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盆体出水口的外侧设有一圈带盛水槽的凸台。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吸附装置的内壁上设有光触媒装置和与之对应的紫外灯,活性炭安装盘内放置活性炭。
该基于物联网的家用除甲醛花盆具体来说,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1.除甲醛花盆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以互联网实时传到用户智能设备中,对户主提供依据,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客观的做出是否采取必要措施改善室内空气的决定。
2.除甲醛花盆具备一定量的甲醛减弱功能,可消除多种有害物质,降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无毒、无害,对人体安全可靠,且最终的反应不含其他无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新,未经郭文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5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