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4615.7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8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钢;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脚 槽开口 侧凹槽 本实用新型 圆心 贯通孔 脚底面 脚底 生态 生产成本低 便于运输 均匀设置 现场安装 向上凹陷 向下贯穿 通用的 圆弧线 圆弧形 支撑脚 槽体 顶面 机具 块体 连线 吊装 预制 贯穿 施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生态护脚模块是由圆形的护脚底面和圆弧形的护脚顶面围成的块体;护脚底面上设有向上凹陷的模块底凹槽,模块底凹槽的横截面由槽体圆弧线和槽开口处直线围成,模块底凹槽的槽开口为圆形,槽开口的圆心与护脚顶面的顶点的连线,通过护脚底面的圆心;绕着生态护脚模块的周向,护脚顶面的边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块侧凹槽,所有的模块侧凹槽向下贯穿至护脚底面,相邻两个模块侧凹槽之间形成支撑脚;护脚顶面的顶部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贯穿至模块底凹槽。本实用新型易于批量预制生产,生产成本低,成品便于运输;现场安装时可采用相关工程通用的吊装机具安装完成,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加大,大量的堤防、水库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开展,护坡工程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优化,护坡、护脚结构型式种类不断丰富。传统的护坡和护脚结构大多只从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出发,采用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者混凝土块体等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型式多为硬质或半硬质护岸结构,破坏了工程区域的生境条件,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另外硬质护坡或护脚往往外观单调,与周围景观不协调。
为了解决硬质护岸结构无法满足河道护岸生态建设的问题,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需要,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工程区域生境条件的影响,且施工方便、工程造价合理的生态岸坡护岸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护脚模块,生态护脚模块是由圆形的护脚底面和圆弧形的护脚顶面围成的块体;所述护脚底面上设有向上凹陷的模块底凹槽,所述模块底凹槽的横截面由槽体圆弧线和槽开口处直线围成,所述模块底凹槽的槽开口为圆形,所述槽开口的圆心与所述护脚顶面的顶点的连线,通过所述护脚底面的圆心;绕着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周向,所述护脚顶面的边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块侧凹槽,所有的所述模块侧凹槽向下贯穿至所述护脚底面,相邻两个所述模块侧凹槽之间形成支撑脚;所述护脚顶面的顶部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穿至所述模块底凹槽。
优选地,所述模块侧凹槽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地,所述护脚底面的半径与所述槽开口的半径之间的差值等于所述槽体圆弧线的最高点与所述护脚顶面的顶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生态护脚模块形成厚度相同的壳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结构的厚度为15-20cm。
优选地,所述贯通孔的圆心与所述护脚顶面的顶点共线。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模块侧凹槽沿着与所述护脚底面垂直的方向向下贯穿至所述护脚底面。
优选地,每个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支撑脚的底面插在河底或者岸坡上。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孔中栽种有植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脚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的生态护脚模块依次设置,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其中一个模块侧凹槽供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支撑脚的侧面插入,且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支撑脚顶住所插入的所述模块侧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护脚组件,至少四个所述的生态护脚模块,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三个模块侧凹槽分别供处于该生态护脚模块周围的其它三个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支撑脚的侧面插入,且所述生态护脚模块的支撑脚顶住所插入的所述模块侧凹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4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坑支护的角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生态型公路护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