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生物识别的银行交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3383.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燕舞;雷嘉伟;吴步怡;郑海松;吴哲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亦特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识别 银行 交易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融交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银行交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电子货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易手段,其在众多领域已经逐渐取代了实质货币,成为一种更为理想和可靠的交易方式。
目前存在的集中主要电子货币交易方式均存在不同的缺陷,网上银行是由银行系统建立的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电子货币形式,由于对网络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适用于室内操作,例如公务交易,网络购物等;所涉及的手机钱包,大部分学校的食堂饭卡,城市公交卡等实际上是作为非银行系统发行的起到银行卡功能的电子货币形式,应用范围收到很大的限值。
并且,传统的通过键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金融交易系统,在进行网上银行交易等远程金融交易时,用户的密码容易被他人窃取而造成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使得现在的网上银行交易等远程金融交易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有些金融机构采用了短信或电话的认证方式,以增加远程金融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仍然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采用双眼虹膜图像验证方式,提高银行账户唯一性和可靠性的基于生物识别的银行交易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生物识别的银行交易系统,包括采集仪、控制台、摄像头、服务器和终端PC,所述的采集仪和摄像头均与控制台连接,控制台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终端PC数据连接;所述的控制台包括微控制器、存储器和通讯装置,所述的存储器、通讯装置均与微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台还包括LCD显示模块,LCD显示模块与微控制器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为KS1A04虹膜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通过USB数据线与微控制器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装置为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控制台通过通讯装置与服务器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仪为指静脉采集仪。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还设有3G通信装置,服务器通过3G通信装置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生物识别的银行交易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眼虹膜图像的非接触式的身份识别验证方式,提升了银行账户身份的唯一性和可靠性;指静脉的非接触式识别方式,无惧信息遗失,无惧信息仿造,提升了账户的保密和可靠性。
以虹膜或指静脉认证作为银行账户唯一口令,不会遗失、不会被窃、更无记忆密码负担,同时不受账户的身体、心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可复制,不可伪造,准确性更高,以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并且虹膜或指静脉认证作为银行账户口令,认证快、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亦特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比亦特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3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