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射频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9368.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3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安;方大伟;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8;H01B7/02;H01B7/22;H01B7/24;H01B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射频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尤其与一种通信射频同轴电缆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用于移动通信的视频电缆,其内导体一般采用铜包铝或铜线,内导体强度较小;并且其外导体外侧直接设置护套层,使得整体电缆的强度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射频同轴电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将内导体设为带铜覆层的钢丝,且覆铜层厚度控制于0.2~0.5mm,降低衰减,并在绝缘发泡层外壁增设阻燃编织层,外导体层外增设绝缘加固层,增大强度,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通信射频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的内导体、绝缘发泡层、外导体、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为钢丝,内导体和绝缘发泡层之间设有覆铜层,覆铜层涂覆于钢丝外壁,且厚度为0.2~0.5mm,绝缘发泡层外壁设有阻燃编织层,外导体和护套层之间设有加固层,加固层为交联聚乙烯层,交联聚乙烯层布置有沿圆周阵列的加强圆柱,相邻两个加强圆柱52相切,加强圆柱为玄武岩纤维。
所述加强圆柱直径在0.2~0.3mm之间。
所述加强圆柱的中心与交联聚乙烯层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内导体由原来的铜包铝或铜线,替换为带铜覆层的钢丝,且覆铜层厚度控制于0.2~0.5mm,有利于降低电缆的衰减率,提高传输性能;
2、同时,在绝缘发泡层外壁增设阻燃编织层,有利于提高电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同时,本电缆具有加固层,充分利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圆柱体受均布径向压力作用时应力较强的特点,弥补了外导体外直接设置护套层存在的强度不理想、不耐弯折的不足,保证了电缆的强度和安全性,使电缆在受到弯折、扭曲等较大外施作用力时不易变形甚至损坏,减低传输过程中的回波损耗;
4、整体结构使得本电缆具有利于传输,且强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通信射频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的内导体1、绝缘发泡层3、外导体4、护套层6。所述内导体1为钢丝,内导体1和绝缘发泡层3之间设有覆铜层2,覆铜层2涂覆于钢丝外壁,且厚度为0.2~0.5mm,绝缘发泡层3外壁设有阻燃编织层31,外导体4和护套层6之间设有加固层5,加固层5为交联聚乙烯层51,交联聚乙烯层51布置有沿圆周阵列的加强圆柱52,相邻两个加强圆柱52相切,加强圆柱52为玄武岩纤维。
所述加强圆柱52直径在0.2~0.3mm之间。
所述加强圆柱52的中心与交联聚乙烯层51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距离相同。
所述外导体31为整体浸锡双层金属编织层,本实施例中优选铜丝编织层,其导电率高,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将内导体1由原来的铜包铝或铜线,替换为带铜覆层2的钢丝,且覆铜层厚度控制于0.2~0.5mm,有利于降低电缆的衰减率,提高传输性能;同时,在绝缘发泡层3外壁增设阻燃编织层31,有利于提高电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本电缆具有加固层5,充分利玄武岩纤维的机械物理性能和相切的加强圆柱52受均布径向压力作用时应力较强的特点,弥补了外导体4外直接设置护套层6存在的强度不理想、不耐弯折的不足,保证了电缆的强度和安全性,使电缆在受到弯折、扭曲等较大外施作用力时不易变形甚至损坏,减低传输过程中的回波损耗。整体结构使得本电缆具有利于传输,且强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9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电领域的加强型电缆
- 下一篇:挤包半导电材料屏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