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钻井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8315.8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弓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霞为石油设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头 转换接头 延伸套管 钻井控制 套管 递进 高压密封 设备连接 钻井 本实用新型 快速安装 密封总成 支撑作用 重复安装 钻井工具 钻井设备 钻井作业 第一端 可拆卸 套管挂 油气井 垫圈 滑落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钻井口装置,包括:井口头;转换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井口头的第一端,并且与钻井控制设备连接;延伸套管设于井口头的第二端;递进套管与延伸套管连接;其中,井口头和转换接头、延伸套管、递进套管呈一轴线。转换接头与钻井控制设备连接,可以在安装井口头时直接使钻井工具进入生产油气井段的作业,转换接头与钻井控制设备无需分开,可以在以后的作业中继续使用,因此减少了转换接头的重复安装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个钻井作业的效率,井口头可直接与递进套管快速安装,并且通过高压密封垫圈实现高压密封,套管挂及密封总成可坐挂于井口头内侧的坐挂台阶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滑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钻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工程中,陆地与浅水钻井作业,都需要井口装置,支撑井身结构并提供钻井过程的安全通道,一般包括井口头,钻井四通,油管头,以及每一层的转换接头。井口头与表层套管连接通常采用卡瓦式,井口头和套管四通和油管头之间采用法兰式螺栓连接,井口头到套管四通根据钻井作业需要实现尺寸与压力级别的变化,套管四通与油管头之间也是根据作业的需要进行尺寸与压力级别的改变来满足作业的需要。也有的井口装置采用了整体式或者快装模式,但是在表层导管与井口连接都不能实现高压密封,这样井口装置只能采用转换模式来满足作业的需要。
井口头上安装的转换接头,该转换接头与钻井控制设备连接,可以在安装井口头时直接使钻井进入生产油气井段的作业,转换接头与钻井控制设备需要分开才能进行安装,因此增加了转换接头的重复安装工作,从而影响了整个钻井作业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钻井口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钻井口装置,包括:井口头;转换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井口头的第一端,并且与钻井控制设备连接;延伸套管,设于所述井口头的第二端;和递进套管,与所述延伸套管连接;其中,所述井口头和所述转换接头、所述延伸套管、所述递进套管呈一轴线。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井口头外壁上端的高压密封垫圈,并与所述转换接头紧密贴合,所述高压密封垫圈外表面的圆周上设有第一密封面。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可选地,所述井口头的内壁具有第一螺纹和第二密封面,用于与套管悬挂配合。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井口头的外壁具有卡块槽、两个对称的内凹部和承重台阶。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内凹部中部设置有旁通出口,并且与出口阀门通过法兰螺丝连接。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内凹部内壁上部形成有坐挂台阶,以使得套管挂及密封总成坐挂。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可选地,所述井口头与所述延伸套管为焊接。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接头具有内部空腔;向内部延伸的凸台,布置于所述空腔的壁上,所述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井口头的上端贴合。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均等设置于所述转换接头侧面的多个安装通孔;驱动卡块,设置于所述凸台的下方;驱动螺栓,安插于所述安装通孔内部与所述驱动卡块卡接。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均匀安装于所述转换接头上端面的多个法兰螺栓,用于与钻井控制设备连接;所述转换头的上端面装有密封垫环,用于将所述转接换头和所述钻井控制设备密封。
在上述的快钻井口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套管下部设有渐缩的第一公接头,并在所述第一公接头内部加工有第二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霞为石油设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霞为石油设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8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