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5629.2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良;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瑞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甩油 过滤 动力电池 甩油装置 铝壳 金属过滤网 电池铝壳 电机底座 出油管 吸铁石 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二次利用 金属废屑 内工作筒 颗粒物 输出轴 筒表面 筒顶部 阀门 盖体 甩出 精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铝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包括甩油本体,甩油本体包括甩油筒、以及设置在甩油筒底部的电机底座以及连接在甩油筒顶部的盖体,甩油筒表面固设有出油管,出油管的顶部安装有阀门,甩油筒和电机底座之间连接有输出轴。该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内工作筒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将电池铝壳内部的油与杂志甩出,通过金属过滤网进行初步的过滤,可以过滤油内部较大的颗粒物,再通过吸铁石网进行精细的过滤,可以过滤掉油内部较小的金属废屑,有利于通过金属过滤网以及吸铁石网对油内部的杂质进行充分的过滤,可以充分的提高油的纯度,便于二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铝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铝壳材质一般为铝锰合金。它含有的主要合金成分有Mn、Cu、Mg、Si、Fe。这些成分的主要作用是:Cu和Mg提高强度和硬度,尤其可以使铝合金具有时效硬化的特性,使之通过处理而显著强化;Mn主要提高耐腐蚀性;Si增强含镁铝合金的热处理强化效果;Fe可以提高高温强度。合金成分含量不同,对电池壳的影响也不同。提高Cu和Mg的含量会改进电池壳的强度和硬度,抵制电池的鼓胀,也进一步影响电池性能。锂离子电池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动力源,而铝质矩形壳体是其关键部件。其生产工艺分为两种:挤压工艺和拉延工艺。甩油装置是各类动力电池铝壳甩油常用的设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现有的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对甩油工作产生的废油不能有效的进行油与杂质过滤分离,导致油内部的杂质较不方便进行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甩油工作产生的废油不能有效的进行油与杂质过滤分离,导致油内部的杂质较不方便进行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铝壳甩油装置,包括甩油本体,所述甩油本体包括甩油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甩油筒底部的电机底座以及连接在所述甩油筒顶部的盖体,所述甩油筒表面固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顶部安装有阀门,所述甩油筒和所述电机底座之间连接有输出轴,所述甩油筒包括外保护筒、安装在所述外保护筒内部的内工作筒以及嵌设在所述内工作筒内壁上的放置装置;
所述外保护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嵌设有吸铁石网,所述外保护筒靠近所述出油管的一侧设置有储油槽;
所述内工作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条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嵌设有金属过滤网;
所述放置装置包括下实心板、设置在所述下实心板顶部的上空心板以及固设在所述下实心板和所述上空心板之间的保护栏杆。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外保护筒,并与所述内工作筒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外保护筒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筒的内壁筒径大于所述内工作筒的外壁筒径。
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保护筒内壁,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储油槽相通,所述储油槽与所述出油管相通。
优选的,所述放置装置与所述内工作筒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保护栏杆呈阵列排列,且所述保护栏杆外壁均包裹一层橡胶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甩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接电源,所述电机底座的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机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外接电源、所述开关以及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导线串联组成闭合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瑞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瑞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5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