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平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5424.4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6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明;郭土生;吴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陈德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增亮膜 边框 光源板 平板灯 防眩 棱镜面 减小 本实用新型 光线利用 微结构面 侧面 出光面 导光 两层 正对 教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平板灯,包括边框、光源板及导光板,该边框围绕在该导光板的四周,该光源板安装在该边框的内侧面并正对该导光板的侧面,该导光板的出光面设有至少两层增亮膜,该增亮膜具有棱镜面和微结构面,该增亮膜的棱镜面朝向该导光板。该光源板的光线利用该导光板进行导光,在增亮膜的作用下,多次减小出光角度,使平板灯的出光角度到达要求,有效减小UGR值,达到防眩的效果。可以广泛使用在绘图室、教室等场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灯,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平板灯。
背景技术
统一眩光值UGR,用于度量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造成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
现在的平板灯,虽然在照度等级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容易出现眩光现象,光线的舒适感并不好,UGR值往往大于20。随着市场对照明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UGR值大的产品使用范围受限,影响市场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平板灯,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眩平板灯,包括边框、光源板及导光板,该边框围绕在该导光板的四周,该光源板安装在该边框的内侧面并正对该导光板的侧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设有至少两层增亮膜,该增亮膜具有棱镜面和微结构面,该增亮膜的棱镜面朝向该导光板。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光源板的光线利用该导光板进行导光,在增亮膜的作用下,多次减小出光角度,使平板灯的出光角度到达要求,有效减小UGR值,达到防眩的效果。可以广泛使用在绘图室、教室等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平板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防眩平板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防眩平板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眩平板灯,包括边框10、光源板 20及导光板30。该边框10围绕在该导光板30的四周。该光源板20呈长条状,该光源板20安装在该边框10的内侧面并正对该导光板30的侧面。该导光板30 的出光面设有两层增亮膜40。该增亮膜40具有棱镜面和微结构面,该增亮膜40 的棱镜面朝向该导光板30,微结构面作为出光面。双层的增亮膜40可以有效地减小UGR值,并保证UGR值不大于16。
还包括扩散板50,所述增亮膜40夹持在该导光板30和该扩散板50之间,该增亮膜40的微结构面朝向该扩散板50。该扩散板50可以使光线更加均匀。
该导光板30的背面设有一层反光纸60。该反光纸60的背面设有一层EVA 泡棉70。还包括背板80,该背板80连接在该边框10上并压住该EVA泡棉70。
该边框10是铝框。该边框10内侧面靠近该扩散板50一端的边缘向内延伸设有唇边12,该扩散板50周边抵靠在该唇边12上。该边框10是四边形,该光源板20是两个,对称设置在该边框10的两相对内侧面。该边框10从四周围住该光源板20、导光板30、增亮膜40、扩散板50、反光纸60及EVA泡棉70。
光线经过第一层增亮膜40后UGR值小于等于19,光线经过第二层增亮膜 40后UGR值小于等于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5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